林县为什么缺水( 二 )


1995年版《红旗渠志》记载:在上世纪50、60年代,林县550个行政村中,有307个常年人畜饮水困难,其中100多个行政村的老百姓需要到5公里以外的地方挑水吃 。农作物也深受其害 。由于经常遭遇旱情,林县粮食产量极低,亩产只有200斤,仅为南方地区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 。粮食产量不够,老百姓只能过上“糠菜半年粮”的日子 。
1959年,林县再次发生旱情 。到了6月份,旱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时任林县县委第一书记的杨贵坐不住了,与县长李贵、县委书记处书记李运宝一起,各自带领一个小组,分别沿着浊漳河、淇河、淅河溯流而上,寻找稳定的水源 。经过实地考察,他们发现淇河、淅河水量较小,不足以供林县老百姓使用;只有位于山西长治平顺县境内的浊漳河,有着丰富的水流,年径流量达到7.3亿立方米 。
浊漳河是长治市最大的河流,流经山西、河南、河北等省,是漳河的支流之一 。可是,浊漳河在平顺县境内时流量丰沛,到了林县境内时却变成一条汛期才有水流的季节河,你说气人不气人?

水源找到了,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林县很快确定了“引漳入林”工程——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红旗渠” 。可要想通过修建渠道的方式,把水源引到林县来,面临的困难却一个比一个大 。
一是经济上的困难 。当时国家面临着全国性的粮食短缺,河南省也不例外 。新乡地委在批复中说:“林县可根据自己的财力、人力,考虑是否兴建这个工程 。”这就意味着,林县修建红旗渠,几乎全靠自力更生 。
二是属地上的困难 。红旗渠的源头取水位置位于平顺县,平顺县属于山西省 。林县要从平顺县引水,人家答应吗?愿意配合吗?
三是修建上的困难 。红旗渠最大的“拦路虎”是太行山 。太行山横亘400多公里,海拔动辄在两三千米,到处是悬崖峭壁 。在“基建狂魔”还没有叫响的年代,要修建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许多人都在质疑,连林县县委一班人也捏一把汗 。杨贵不止一次表态:“一旦红旗渠修不成,我就从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县人民谢罪 。”这话听起来极为悲壮,也折射出修建红旗渠面临的实际困难 。

“办法总比困难多 。”财力不够,林县发动全县老百姓动手,省吃俭用支援红旗渠 。数万修渠大军自带铁镢、铁锹、小推车上了工地 。后来统计,红旗渠总投资125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25万元,占37%,社队投资7878万元,占63% 。
属地上有困难,林县找平顺县商量,平顺县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时任平顺县委书记李琳说得好,我们“都要识大体、顾大局,统一安排,统一部署” 。不仅如此,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里,平顺县上上下下给予了巨大的帮助,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
施工上有难度,林县发明了各种“妙招” 。要想“驯服”坚硬的太行山岩壁,炸药必不可少 。可林县没有钱购买足够的炸药,就对原本用于农业的硝酸铵化肥进行改造,土法生产了几百吨炸药 。
1960年2月,林县人喊着“让太行山低头,让浊漳河听用”的口号,打响了修建红旗渠的攻坚战 。经过5年的艰苦奋战,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 。1966年4月,3条干渠同时竣工 。1969年,红旗渠所有干渠、支渠、斗渠配套建设宣告完工 。至此,一条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
10年间,建设大军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共有81名干部和群众牺牲在红旗渠工地上 。10年间,建设大军在缺乏现代机械设备的艰苦条件下,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 151座渡槽、开凿了211个隧洞、修建了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了2225万立方米土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