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大学,中学,小学 。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我的倒数 。这样说并不为过,因为在20年的生存里,他们占据了13年了 。从儿时就在求学道路上兢兢业业,对大学充满憧憬 。那么在捧起《中国语文》这本课本时,不料与《大学之道》这篇文章碰上面,开始了我对大学的思索 。
文章插图
古时的人们上学,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 。似乎大学就是大人之学 。而在大学里辅导员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班会时,大学两字被放大化的排在了黑板之上,而在大字下面重重的划上了标记符,然后开始了对这包含丰富的大字进行阐述 。它不仅仅是指教学楼等建筑规模的大,更多的是指在这个环境中充斥着大知识,大智慧,大思想 。大学里的大楼,大湖,大门,大道等不是支撑大学之大的支柱 。而大学里的大师,大事,大人物,大图书馆等才是铸就大学之大 。简简单单的一个对大字的阐述包含着的是千言的劝学,万语的启示 。
一位先哲有说育人为主,德育为先,而恰恰的在《大学之道》的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确的提到德对于一个人的至关重要 。而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在《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将这段文字概括为三纲八目 。三纲便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而八纲指的便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 。
文章插图
那么我从大学之道开始联想 。道,是道路,是通向目标的途径 。用道路比喻事物背后的规律,给人的感觉更直观 。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讲的正是人可以通过学习思考掌握事物发展的一定规律,但是,今天可行之道,明天不一定可行,事过境迁也 。他强调了人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也强调了人认识事物的局限性,更强调了世界万物的变化无常 。这和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有相似之处,当然,老子的道讲的更多的是自然之道,孔子的道更强调的是人之道 。大学之道,就是掌握上等学问的方法和途径 。成人学国学,从大学开始,朱子等也说十五岁以后开始入太学 。之前,是小学,主要学习的是洗扫应对,初级礼仪和文字基础 。十五岁以后,学有余力的人而又有远大理想的人,开始学习大学之道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大学》中,强调修身为本 。修身,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和接近正道 。正如人驾驶车辆的时候,需要不断修正方向,才能不偏离正道 。人生的实践也是这样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明什么?按儒家讲是发扬人本性中好的德行,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理解为发扬自己的长处,也就是说,不是什么都明,而是有所侧重,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并去发扬它,那就是明明德 。亲民按儒家传统解释应该是推广儒家的理想和道德理念,对一般人来讲,就是发挥所长,勇于实践,有所作为 。有所作为的目的是什么呢,按《大学》讲就是止于致善 。对致善的理解,广义上讲是达到儒家提倡的最高理想境界,如建立大同社会 。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界定自己的理想目标 。重要的是过程和方法 。
通过修身使自己德行和能力提高以后,接下来就是进一步的扩大实践范围,也就是、治国、平天下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就是说,学习感悟人生之道并且不断的实践演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探讨人生之道,是一个更快乐的事,就算没有人理解我们的才学,或者没有机会实践我们的理想,但我们不依然是一个活的很充实的君子吗!
文章插图
走过古时大学,踏入现代大学 。每个上过大学的人对于大学都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不可置否的一点是:大学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每个人对大学生活都有自己的感悟,在我看来,我第一件就是充实的大脑和良好的思辨能力 。无论你是否对自己所学专业报以兴趣,还是不想在本专业继续研究下去,毕竟本科教育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做学问的,但是书却不能不读,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多读书、读好书 。书可以填充读者精神上的满足,丰富认识视野 。读书是获取大脑所需营养的最好方式,而且大量的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思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
推荐阅读
- 乙醛有毒吗
- 我怀孕有快一个月了,照B超说是宫外孕,请问再过一段时间有没有可能进入子宫?
- 香芋片炸多久才熟 香芋油炸几分钟会熟
- 感冒了,有什么让鼻子快速通气的方法?
- qq会员成长值怎样提高
- 1岁半宝宝拉肚后不喜欢抬头
- 酶工程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 宝宝这两天总是打嗝或是突然咽口水的时候会
- 阿卡迪亚手游古德里安怎么样 阿卡迪亚手游古德里安技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