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护理措施 老人听力下降怎么办

听不见或者听不清楚,有多少老人在担心这些问题?有多少老人因为担心麻烦别人而默默承受这些烦恼,变得越来越沉默和孤独?预防和减缓老年人的听力损失 ,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照顾家里老人的听力 , 应该怎么做?
北京市耳鼻喉科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波教授近日做客健康室畅谈直播,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听力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
人老了就听不见了?
要求
都是同龄的老人 。为什么有些人听不见?
刘波:老年性听力损失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的定义:发达国家建议65岁,发展中国家建议60岁)由于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因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代谢性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听力功能下降的总称 。老年性耳聋是指由于生理年龄的增加而引起的听力下降 。所以老年人听力损失的概念比较大,涵盖了老年性耳聋 。
虽然听力下降是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常见表现,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老年人都一定是重听 。这里有程度上的区别 。老年人的听力损失不仅与年龄有关,还有其他综合复杂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因一些慢性病导致听力下降;还有可能是各种耳科疾病导致的听力损失,比如中耳炎,可能发生在儿童期或者中年期 。因此,当年龄与疾病因素叠加时,老年人的听力损失程度会比同龄人群更严重 。
考虑到遗传因素 , 如果家族中有听力损失的人 , 或者在个人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与遗传有关的听力损失 , 此时如果叠加年龄增长、慢性疾病、噪音损伤等因素 , 这样的听力损失会比同龄的人更加明显 。
听不见不是好兆头!
要求
听不清楚?听不见吗?小心点!
刘波:同样是老年听力损失,可能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有不同的性质 。比如衰老相关的听力损失,可能是高频下降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中低频听力良好;中耳炎可能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所有频率均下降 。一些慢性病、药物性耳聋、噪声性耳聋也会先影响高频听力 。无论是哪种听力损失,临床表现都是相似的 。首先是听不见或者听不见 。
很多老年人因为长时间听不清或者听不清楚,不愿意和别人说话 , 反应似乎也有点慢 。他们还表现出社会隔离现象 , 如抑郁、紧张、孤独、焦虑、自我否定等情绪和心理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人发出警示信息,比如“老张,前面有个小坎,有点危险,不要跨过去” , 老人也会因为听不到而影响安全 。
要求
老年听力损失可以逆转吗?
刘波:与年龄增长相关的听力损失是不可逆转的 。只有一些康复项目可以用来提高听力,比如助听器 。但是,有些耳疾,如突发性耳聋,即使是患有突发性耳聋的老年人,也应积极治疗,保护听力健康 。在此 , 要提醒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注意听力损失的预防 。研究发现,糖尿病对老年人的听力有显著影响 。
要求
是不是真的又聋又蠢?
刘波:国内外的研究都集中在老年人听力损失和认知障碍的关系上 。结果表明,轻度或重度听力损失的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和下降程度高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 。所以老年人听力下降不仅是听不见的问题 , 还会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 。
要求
老年人的听力怎么了?
刘波:有时候听起来很复杂 。有些疾病会引起听力波动 , 最常见的是梅尼埃病 。主要有四种临床表现,即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 。其次,有时候耳朵堵塞,导致听力不好,拔掉耳朵可能会缓解 。此外 , 由感冒引起的听力损失有时是好的 , 有时是坏的 。
总的来说,老年人无论听力好坏,都应该去医院检查 。
要求
自测听力的技巧
刘波:你如何尽快知道自己是否有听力问题?教大家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把手指放在耳朵里揉一揉 。你听力不好吗?此外,我们还可以有目的地通过窃窃私语、机械表等生活中能发出声音的东西来测试老年人对声音的反应 。如果家属使用语音测试,要注意说话的口型 , 以免被唇语提示,影响判断 。
在此提醒各位老年朋友,参加老同学老朋友聚会时,如果听不清别人说话,但别人能谈笑风生,听得很好,就去医院做听力测试 。
提高听力,摆脱这些误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