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治下利用药规律探讨

下利是指排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薄, 或带黏液、 脓 血及含未消化食物的一种病症, 在现代医学中称腹泻, 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 明确, 治疗手段层出不穷 。其具有病机复杂、 难以根 治、 治后易反复等特点 。张仲景所谓下利是对泄泻、 痢疾、 霍乱及便秘所致热结旁流等相关内容的统称 。下利是《伤寒论》 重要内容之一, 仲景治下利, 其理、 法、 方、 药为后世治疗下利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值得 研究 。
为探求仲景治疗下利的证治思想, 我们对《伤寒 论》 原文条文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从方药入手, 系统 研究了相关药物出现的频次、 性味、 归经, 并对使用频 率高的药物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依据 《伤寒论》 条文内容 (《伤寒论》 条文内容及顺 序依据明代赵开美复刻宋本), 对其中下利相关的条 文、 方药, 按照病因、 病机、 证型、 治法的顺序进行整理, 录入 Excel 表格 。对其中所涉及的药物依照全国高等中 医院校规划教材 《 中药学》 并结合 《中药大辞典》 按照其出 现频次、 功效、 性味、 归经的顺序分类整理, 录入 Excel 表 格, 进行统计学处理, 分析仲景治疗下利的用药规律 。
2 结果
2.1 药物频次、 频率研究 《伤寒论》 中治疗下利相关 方剂 36 篇, 涉及药物 50 种 。其中, 出现次数在前 10 位 的药物分别是炙甘草、 干姜、 附子、 大枣、 生姜、 芍药、 黄 芩、 人参、 桂枝、 半夏等 。
其中炙甘草出现频率最多, 占全部药物的 13.9%, 干姜次之, 为 11.1% 。前 10 位药物中芍药、 黄芩出现频 率均为 4.4%, 位列第 6、 7 位, 是前 10 味药物中仅有的 两味性质寒凉的药物 。见表 1 。
表 1 常用药物
炙甘草 干姜 附子 大枣 生姜 芍药 黄芩 人参 桂枝 半夏
频数 35 28 20 15 13 11 11 11 10 9
比例(%) 13.9
11.1 8.0 6.0 5.2 4.4 4.4 4.4 4.0 3.6
2.2 药物的性味、 归经研究 统计《伤寒论》 中论述下 利所涉及的相关药物, 参照全国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 药学》 及 《中药大辞典》 对其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 。
2.2.1 药物的性味研究 对于药物四性, 温与热, 寒与 凉只是程度不同, 其本质并无差别, 为方便描述, 我们 将温药与热药放在一起, 寒药与凉药放在一起讨论, 分 为温热、 寒凉、 平性 3 类 。见表 2 。
表 2 药物的四性
药性 温 寒 热 平 凉
频数 87 65 49 48 3
比例(%) 34.5
25.8 19.4 19.0 1.2
其中温热药物出现的频率最高, 为 53.9%, 频率约 为寒凉类药物的 2 倍, 平性药物使用频率 19.0% 。《伤 寒论》 治利条文中太阳病篇涉及 23 条, 阳明病篇涉及 条文 7 条, 太阴篇 5 条, 少阴篇 24 条, 厥阴篇 39 条, 三 阴病论述下利远远多于三阳病, 所以仲景治利选用温 热药多于寒凉药 。
2.2.2 药物的五味 《黄帝内经太素》 曰 :“五味各归 其脏, 甘味两种, 甘与淡也 。谷入于胃, 变为甘味, 未成 曰淡, 属其在于胃;已成为甘, 走入于脾也 。” 因此淡味 亦属于甘味, 甘味药的作用应包含淡味药的作用 [1 ]。涩与酸作用类似, 同为收敛固涩之义 。为方便统计, 我 们将甘涩味与酸味统计在一起 。见表 3 。
表 3 药物的五味
气味 甘 辛 苦 酸(涩) 咸
频数 135 110 86 24 7
比例(%) 53.6 43.6
34.1 9.5 2.8
其中, 甘味药出现次数最多为 135 次, 频率为 53.6%, 代表药物为炙甘草、 附子、 大枣;其次为辛味药 物, 出现次数 110 次, 频率为 43.6%, 代表药物为干姜、 附子、 生姜;苦味药出现次数为 86 次, 频率为34.1%, 代 表药物为芍药、 黄芩、 黄连 。可见仲景治疗下利以甘、 辛、 苦味药为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