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十大名曲 出水莲古筝( 四 )


浙江郑
浙江筝 , 即武林筝 , 又名杭州筝 , 流行于浙江、江苏一带 。相传郑在东晋时传入建康(南京) , 在唐代诗文中较为常见 。
传统的浙江筝只有十五根弦,长约1.1米,面板和背板为泡桐木,筝尾略向下倾斜,弦和音的调律为五声音阶;坐(或站)在桌子上玩 。演奏时,将牛角(或玳瑁)制成的甲片戴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上 。现在变了,郑的共鸣箱长度增加到了1.65米左右 。后月山改为S形,弦数增加到21个(音域扩大到四个八度,音程为D-d3) 。弦的质地也由丝弦变为用尼龙丝包裹的粗细不等的筝弦系列 。玩的时候 , 钉板是用皮套固定的,而不是用胶带,钉板多为龟甲 。演奏以“大指摇”、“快四点”、“夹弹”、“提弦”等技法为特色,对琵琶、三弦、扬琴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进行借鉴、学习和融合 。
在浙江筝中,“摇手指”的使用是用大手指的摇摆来完成的,其效果与弓弦乐器长弓非常相似 。严格来说,这在其他流派的传统筝乐中是没有的,因为其他流派的“摇手指”或“转手指”实际上是用大手指作为快速的“撑”和“分”,而浙江筝的“摇手指”则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与其他流派不同 。我们从两首浙江筝曲《你的传说》和《月儿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前者是用“摇手指”来模拟号角的啸声,后者则是用“摇手指”来表现连续的唱腔 。
浙江筝乐与过去流行的一首说唱音乐《杭州海滩春》密切相关 。杭州海滩春有三种基本唱法:慢板、快板、猛板 。筝作为伴奏乐器,以花为伴奏,逐渐形成独特的“四点”演奏技法 。从技法上看,它在其他筝乐流派中也有运用,但与浙江筝不同,它明显形成一种演奏特色,并有专门的名称 。“四分”技法在浙江筝曲中的运用往往给人一种活泼明快的感觉,在一些现代筝曲中也经常使用 。
浙江筝乐与江南丝竹音乐关系密切,很多曲目都是一样的 。江南丝竹鲜艳、细腻、美丽、典雅 。浙江筝曲中的《云卿》、《四合如意》等保留了江南丝竹音乐的早期形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使用了许多“四点”技术 。它以明亮的音色和轻快的节奏 , 勾勒出一系列江南水乡的民间画 。
浙江筝乐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些优秀的传统古乐 。音乐多为移植琵琶音乐,如《月儿高》、《你的传说》、《海清那天鹅》等 。“十三套,都不行” 。这些乐曲表现了广泛的主题和丰富的演奏技巧,如双手握筝的技巧 。1814年,容斋编著《弦绳十三集》,记载了双手握琴的技法,曾被浙江著名古筝家王训智先生和资深古筝家蒋银庄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使用 。
浙江筝源于《西索十三调》、《江南丝竹》、《杭坛》,所以其曲目中的板数已经突破了68板的体系 。音乐也从单一的音乐理念发展到复杂的音乐结构 。在演奏风格上,总体节奏明快、流畅、优美 。同时,由于浙江筝题材广泛,技法丰富,其风格并不完全单一 。与《高山流水》一样,广为流传于世界各地,最早流传于浙江,是浙江郑人传授的重要剧目 。它与古琴《高山流水》在曲调上毫无共同之处,在筝乐其他流派中也有同名异调 。
福建郑
福建筝流行于闽南语和客家话的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诏安县、上杭县、永定县等闽西南各县,故又称“闽南筝” 。宋末明初至清同治年间,古筝在福建广泛流行 。
历史上,中原人数次大规模南迁,带来了丰厚的中原文化,使得原本落后的闽西南逐年繁荣 。中原古筝音乐也随着中原人的南迁而传到闽西南 。唐朝第二年(686年),陈政和陈元光,河南广州固始人,他们的儿子带领人们从中原来到福建南部的漳州 。唐朝末年,河南固始王和领兵入闽,后称闽王;南宋末年,大批中原官僚逃离临安 , 来到福建 , 都与中原文化艺术的传播密切相关 , 加上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区的艺术家长期来福建卖艺 , 极大地促进了福建文化的发展 。
明末清初至民国初年 , 闽西南各县盛行一种民间器乐合奏,诏安县称为“古合奏”,云霄县称为“乐和”,东山县称为“乐和”,闽西许多地方称为“汉乐弦” 。这种民间器乐表演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古筝为主要乐器,主导节拍,特别是在诏安、小芸两县 。
到民国初年 , 古乐在诏安、小芸、漳浦、东山等地非常流行 。诏安城有八条街,每条街都有古乐社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张先生创办的音乐厅和柳巷音乐厅 。亭子里欢聚一堂 , 夜晚音乐四起 , 热闹非凡 。张先生自弹古筝,还配有弦乐、竹弦、洞箫、小三弦、双清等乐器 。表演者有七八个,最多十多人 。他们不演奏潮音乐,他们只崇拜古乐,有时他们和曲笛一起唱昆曲 。云霄县和漳浦县也有非常频繁的“会乐”活动 。民国至50年代初,云霄县大部分乡镇都有古乐组织和活动,但古筝在乡镇的“乐和”中并不多见 。市内只有振德剧社古乐合奏团 , 以陈先生演奏古筝 , 古朴典雅,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传统韵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