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滤波器 音源是什么

昨天我们一起讨论了无损音源,这是作为一个耳机发烧友,拥有一个好耳机之后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
通常耳机发烧友除了对耳机要求高之外,通常还要匹配一个好的功放和前端,才能让耳机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普通人用的音乐播放器(MP3)自然不如耳机发烧友的眼光 。来看看耳机发烧友都喜欢哪些播放器吧!
iPod经典版
IPod classic是苹果公司设计的便携式媒体播放器,于2007年10月23日发布,是IPod产品线的一部分 。历史最悠久,产品如“经典”这个名字一样经典 。属于“入门”级别的音乐播放器 。细节和音场都比其他苹果iPod产品要好,苹果的高水准设计是初烧者会选择购买的性价比很高的产品 。
iBasso DX100
作为中国便携式放大器的老牌制造商,IBasso受到了许多爱好者的欢迎 。但随着HiFiMAN、七彩虹等国内“神砖”厂商的出现,便携式功放的市场几乎消失了 。刻录机逐渐意识到,如果有钱买便携功放,可能还是买个高端的播放器比较好,省事,也不比传统的普通播放器加功放差 。因此,传统功放厂商iBasso耐不住寂寞 , 推出了自己的高端便携式音频播放器——dx 100 。DX100采用Android作为操作系统,无疑比上面提到的几款产品大大降低了操作的便利性和上手难度,硬件用料也相当豪华 。解码芯片采用ESS9018芯片 。作为目前业界最顶级的解码芯片,多家大厂的使用证明了这款芯片产品出色的音质 。并且内置的64GB内存也可以满足发烧友庞大的无损音乐存储,配置的TF卡扩展槽也更好的保证了用户所需的充足存储容量 。
彩色C4专业版
Colorfly Pocket HiFi C4 Pro(16G)是全球首款支持192Khz/24 bit的便携式播放器 。它不仅支持音乐文件格式,而且整个音乐播放电路播放192Khz/24 bit采样的音乐 。同时,在调音上,为了充分体现各种乐器的音色,尽可能减少音染,让用户听到原生场景 。现代电子产品中,不乏高端HiFi播放器,都在向便携、轻薄、高音质方向发展 。C4作为主导产品,被很多发烧友奉为“女神” 。我们也相信凭借其合理的价格,丰富的内置,前卫的外观,一定会吸引众多消费者 。
阿斯特尔&克恩ak100
AK-100和Avery的调音明显偏向流行歌曲 , 在流行歌曲中的听感基本无敌 。所以考虑到AK-100的体积?。亩ㄎ皇敲魅返?。主要用于在Walkman上听流行歌曲,而不是高质量的全能播放器 。相比普通的flash MP3,它的推力确实要大很多,直推120欧姆阻抗的Sunrise SWD2表现相当不错 。用它来驱动难以推动的耳塞和便携耳机 , 会比普通的flash MP3有一定的优势 。
AK100不是简单的高端HiFi播放器,而是未来流行音乐传播模式的重要一环 。唱片公司发布音乐——通过MQS无损音乐载体——用户付费下载到便携式HiFi播放器上播放——唱片公司从中获利 。AK100不使用顶级硬件,是为了将产品音量控制在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
和avery AK120
这是一部相当纯粹、专注、全面的作品 。AK120虽然功能很多,系统也是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的,但是并没有引入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比如App、软件音效等 。它拥有的几乎每一项功能都是为发烧友的需求而准备的 。播放器外观并不出众,也没有全功能的造型 。整体设计挺简洁的,但是看起来很舒服 。修长的机身,像手机一样,适合出门时放在口袋里 。
AK120没有任何音效(当然还有均衡器) 。不像有些播放器,我们可以在设置界面找到很多音效开关 。虽然这些东西能带来更愉悦的听感,但是放在HiFi里就有点谄媚了 。AK120完全抛弃软件音效 。让听众听到更多的原创歌曲 。
索尼ZX1
索尼Walkman新旗舰ZX1,ZX1主打高音质,定位为便携Hi-Fi旗舰享受 。音质方面,采用了全新的“S-Master HX”数字功放,支持DSEE HX技术,可以补偿压缩音源的高频部分,提高播放效果 。此外,ClearAudio技术可以让用户更容易实现个性化的音质提升 。当然 , 最重要的是试听NWZ-ZX1能现场呈现的音质水平 。评测室选择王菲《保留》的无损版,已经放在机器里 。ZX1的调音有明显的质流倾向,优秀的高频延伸,难忘的低频下潜 。搭配索尼XBA-H3动铁耳机 , 声场感特别明显,细节也是 。
索尼D50
作为PCM录音设备,D50的放音电路也得到了专业的加强,最直白的声音也能完美诠释音乐的“本义” 。可以说D50是市面上最好的MP3播放器之一 。D50的高分辨率 , 高声密度,宽广自然的声场,强大的推力可以控制一些高阻抗低灵敏度的耳塞 。索尼D50作为一款多年来音质公认的播放器 , 当之无愧,品质非常优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录音功能也非常强大,可以作为专业录音使用 。但是巨大的体积和只有2GB的内置内存也让很多人不习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