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产业发展分析与思考 石化行业

石化工业(对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1.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石化行业和市场东移 。
1.1亚太地区经济总量快速上升 。
过去40年全球经济格局最重要的变化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世界经济的重心已经东移 。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9年,亚太经济总量31.7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6% 。2019年以来 , 世界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贸易摩擦加剧,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局面变得更加沉重 。根据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中国经济将增长1.9%,正在进入“国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 。作为世界上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 。
1.2中国化工市场消费规模比重持续增长 。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石化产品的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 。2019年,石化产品消费总量已占全球三分之一 。2019年全球乙烯消费量为1.6×108 t , 中国乙烯当量消费量(以乙烯下游产品消费量折算)为5271×104t , 约占全球的33% 。有些产品甚至占到50%以上,比如ABS塑料和PX(对二甲苯)(见图1) 。预计到2025年,除下游产业转移规模较大的合成橡胶外,主要化工产品的消费将进一步扩大,占全球整体的40%左右 。
【中国石化产业发展分析与思考 石化行业】1.3中国石化行业发展正进入增长后期,消费高峰将到来 。
从全球发达经济体石化产业生命周期的特征来看,我国石化产业正处于成长的后期,可能很快将迎来石化产业的高峰 。通过研究美国、欧洲、日本的石化产业发展,预测中国将在2030年后进入成熟期,2040年左右达到消费高峰 。峰值乙烯当量消费量将达到7207×104 t,人均乙烯当量消费量约为49.7 kg/人 。这一人均消费水平略高于日本的峰值消费水平47.6公斤/人,略低于西欧的56.3公斤/人,相当于美国峰值消费水平的57% 。
2.中国石化工业正进入激烈竞争和优化重组阶段 。
2.1国内部分石化产品已经严重过剩 。
根据国内石化产能建设情况,2019-2020年,乙烯和丙烯产能增加近1200×104t/a,聚烯烃、PX和PTA(精对苯二甲酸)产能增加超过1000×104t/a,乙二醇和苯乙烯产能增加约500×104 t/a,纯苯和聚酯产能增加约400× 104t/a 主要原材料处于平衡或短缺状态,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和ABS塑料缺口较大,合成纤维和橡胶持续过剩 , 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酯产品严重过剩(见图2) 。
随着油价处于低谷 , 近年来国内传统油气石化行业新开工和规划项目数量大幅增加,甚至出现了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项目 。未来,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设 , 炼油产能将继续增加 。预计2020-2025年中国新增炼油能力约为1.6×108 t/a , 2025年总炼油能力将达到10×108 t/a 。炼油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目前国内炼油行业除了降低加工负荷,还在不断加大向化工等小炼油产品的转化,比如增产丙烯,这也对化工市场产生了影响 。
2.2在全球贸易格局下,中国仍将进口部分石化产品 。
从中国乙烯及下游产品和芳烃PX的全球贸易格局来看,尽管国内新增产能规模较大,但仍无法阻止全球过剩资源的直接或间接流入 。近年来,美国建设了更多的聚烯烃和乙二醇装置,在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后,对中国的出口大幅增加 。中东地区对中国的PX出口也保持增长,而东南亚和东北亚传统出口地区的规模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无竞争力工厂负荷下降 。图3从乙烯装置的现金成本对比来看,中东和华北巨大的成本优势是这两个地区维持化工产品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中国将不可避免地保持某些产品的进口,市场竞争压力将主要集中在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而原材料多元化的国内石化行业将使竞争形势更加复杂多变 。
在中国,与传统乙烯和丙烯装置竞争的工艺路线是CTO(煤制烯烃)、MTO(甲醇制烯烃)、PDH(丙烷脱氢制丙烯)和沿海地区的乙烷/轻烃制乙烯 。根据2017-2019年进口美国乙烷在中国的到岸成本统计,由于运输成本较高,进口乙烷到岸价在430 ~ 510美元/t , 国内竞争优势不明显 。进口丙烷也受运输成本高的影响 , 目前与国内传统丙烯工艺相比没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通过对全球乙烯现金成本的测算和对比 , 根据EIA原油价格预测 , 2020-2021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41-47美元/桶 , 传统乙烯装置成本相比CTO和MTO仍有一定优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