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众所周知 , 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 , 农历的春节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春节俗称“年节” , 而我们口语中习惯把它称作“过年” 。过年的传统最早要追溯到我国殷商时期 , 是一种祭神祀祖的活动 , 起初也没有固定的日子 , 直到汉武帝实行“太初历”才正式确定在正月初一 。那在遥远的古代 , 古人们是如何过年的?古人过年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呢?
贴桃符  , 古人每逢辞旧迎新之际 , 便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唐朝中后期则被秦琼 , 敬德取代) , 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 , 悬挂、嵌缀或张贴于门首 , 意在祈福灭祸 。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 , 这就是最早的桃符 。
剪人胜 , 人胜又名“旛胜”“彩胜”“华胜”等 , 在唐宋时期 , 每逢立春和人日(正月初七)这一天 , 人们会用丝织品 , 金箔玉片或彩纸剪成双燕 , 人形 , 花朵等图案 , 将它们贴在窗户上或插于鬓角上 , 来渲染节日气氛 。后来便慢慢演化成我们今天“贴窗花”的习俗 。
放爆竹 , 据《范子叶然》记载 , 早在春秋时代火药就已经用于民间应用了 , 但是鞭炮所需的黑火药大概是在唐朝晚期才正是出现的 。那古人们是如何“放爆竹”的呢?最早的爆竹 , 并不是放鞭炮 , 而是使用火烧竹子 , 使之爆裂发声 , 以驱逐瘟神 , 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 , 故称爆竹 。
守岁又称照虚耗、熬年、熬夜 , 是指除夕夜一家人团聚 , 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 而守岁的习俗早在魏晋时便有记载 。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 , 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 , 则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既有对逝去岁月的含惜留恋之情 , 又有对来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
春节是在农历的正月初一 , 我们现在过的农历“春节”这一概念 , 古代是没有的 , 是民国政府创造的 。民国时期 , 公历被引进 , 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 。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 。故 , 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
在不同时代 , “正月初一”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 , 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 , 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 , 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
农历新年 , 是一年之岁首 , 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 , 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等 , 是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
古时的过年一般是自初一至元宵节正月十五一个阶段 , 在此期间 , 会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 , 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 形式丰富多彩 , 而各个地方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浓郁的地域特色 。
【古时候的人是如何过春节的】整个过年的高峰一般是在元宵节 , 古时的元宵节会放灯故俗称灯节 , 俗语只许州官放火 , 不许百姓点灯 。说的就是元宵节 , 是过年期间最热闹的时候 , 往往家里的平时极少外出的年轻姑娘会在元宵节晚上出门观灯 , 这时候也就成了年轻人相互接触的好机会 , 所以有一种说法是元宵节就是中国的情人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