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从什么演化出来的( 二 )


语言寻根
一副标准的楹联 , 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 。当它用口头表达时 , 是语言对仗 , 当它写出来时 , 是文字对仗 。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 , 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 , 这里的字数相等 , 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 , 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 。在英语中 , 单词“car”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 , 但音节不相等 。而汉语“卡车”与“吉普” , 数量相等又音节相等 。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 , 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 。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 。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 , 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 , 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 , 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 , 皆分平仄两大类 。平对仄即谓相拗 。这样 , 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 。而英语中 , 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 , 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 , 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 , 但其音节长短不一 , 独立性弱 , 可自由拼读 , 又无声调 , 故无法相对 。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 , 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 。因此 , 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 。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 , 又是装饰艺术 。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 , 要求整齐对称 , 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 。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 , 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 , 方方正正 , 整整齐齐 , 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 。它具有可读性 , 又具可视性 。其方块构形 , 既有美学的原则 , 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 。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 , 都能显得疏密有致 , 整齐美观 。而英文呢 , 它是拼音文字 , 每个单词长短不一 , 只表音 , 不表义 , 更无可视性 , 只能横排 , 不能竖排 , 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 。下面试举两个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对偶句进行比较 , 以进一步说明为何只有汉语才有真正的对仗 , 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则不能 。
对联起源秦朝 , 古时称为桃符 。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 , 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 , 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他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岁日:三阳始布 , 四序初开 。
福庆初新 , 寿禄延长 。
又:三阳回始 , 四序来祥 。
福延新日 , 庆寿无疆 。
立春日:铜浑初庆垫 , 玉律始调阳 。
五福除三祸 , 万古□(殓)百殃 。
宝鸡能僻(辟)恶 , 瑞燕解呈祥 。
立春□(著)户上 , 富贵子孙昌 。
又:三阳始布 , 四猛(孟)初开 。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 , 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 , 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 , 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 。
对联形式短小 , 文辞精炼 , 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 , 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中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具史料记载 , 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的春节前夕 , 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 , 故趁新年来到之际 , 忽然下了一道命令 , 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 , 以试才华 。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 , 耐心等待审查 。孟昶一一看过 , 均不满意 。于是他就亲自提笔 , 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 。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 , 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 , 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 , 固定的格式 。从文学角度来看 , 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 。从格式上看 , 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道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上联:第一句 , 也叫出句;下联:第二句 , 也称对句;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 。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 , 有和壁之妙 , 缺一不可 。另外 , 对联主实际运用中 , 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 , 一般都没有标点 , 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 。但也有例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