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从什么演化出来的( 四 )


律偶阶段
律偶 , 格律诗中的对偶句 。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 , 正式形成于唐代 。但其溯源 , 则始于魏晋 。曹魏时 , 李登作《声类》十卷 , 吕静作《韵集》五卷 , 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 。另外 , 孙炎作《尔雅音义》 , 用反切注音 , 他是反切的创始人 。一般的五、七言律诗 , 都是八句成章 , 中间二联 , 习称颔联和颈联 , 必须对仗 , 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 。这就是标准的律偶 。
举杜甫《登高》即可见一斑: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
这首诗的颌联和颈联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极为工稳 。远胜过骈体文中的骈偶句 。除五、七言律诗外 , 唐诗中还有三韵小律、六律和排律 , 中间各联也都对仗 。
【对联是从什么演化出来的】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 , 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 , 声律对仗已成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