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集团制药六厂 哈药股份为什么跌

[环球网综合报道]“封面中间有新的高钙片,一片顶过去的五片...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吹灰之力!”曾经耳熟能详的哈药,近年来已经失去了人气 。
8月31日,哈药股份发布2019年半年报:实现营收55.16亿元,同比下降2.09%;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4234.71万元 。
事实上,哈药股份近年来业绩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连续6年下滑 , 下滑幅度超过80亿元 。业绩下滑的背后,是哈药股份面临的一系列“中年危机”:产品结构老化、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劣...
轻营销轻研发,主营业务全线萎缩 。
公开资料显示,哈药股份成立于1991年 , 1993年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哈药股份产品线涵盖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生物制剂、保健品五大子行业 。
此前,哈药首创的广告营销方式“哈药模式”一度成为业内争相效仿的对象 。所谓“哈药模式”,即“大规模广告轰炸明星代言”的模式,背后是巨额广告费 。比如2012年哈药股份的广告费就达到了近9亿元 。
随着全科医学和OTC黄金时代的结束,“哈药模式”逐渐失效 。为此,哈药股份被迫改革营销模式,2010年前后直销模式失败 。2016年 , 公司转型为加盟模式 。但从业绩来看,哈药股份的营销模式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哈药股份营收分别为180.92亿元、165.09亿元、158.56亿元、141.27亿元、120.18亿元和108.14亿元,连续6年下滑 。
【哈药集团制药六厂 哈药股份为什么跌】与药企常见的“重营销轻R&D”不同,哈药股份近年来的“改革”走出了“重营销轻R&D”的模式 。
2012年至2018年,广告费用从8.98亿元降至1600万元,降幅超过98.2% 。同时,哈药股份的R&D投资连续三年低于2亿元 。数据显示,哈药股份2018年R&D投资1.85亿元,同比下降超6% 。
一直以来 , 哈药股份在R&D的投入都不多 , 常年占公司收入不到2% 。一方面是市场上缺乏新产品,另一方面是产品结构逐渐老化,哈药股份各主要业务板块全线萎缩 。
数据显示,哈药股份工业收入从2015年的60.4亿元降至2018年的37.35亿元,下降38.16% 。其中,化工原料的跌幅最大 。2018年,其化工原料业务收入仅为1.44亿元,较2015年6.12亿元的销售收入缩水近八成 。其余化学制剂、中药、生物制剂、保健品四大业务线也全线下跌 。2018年,这四条业务线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5.4亿元、6.93亿元、9945万元和2.42亿元 。较2015年分别下降了30.4%、24.6%、61.7%和56.6% 。
产品质量屡上“黑榜” , 管理混乱凸显 。
在一系列下滑的同时,哈药股份的质量管理混乱也逐渐暴露出来 。
5月10日,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23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报,哈药股份旗下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紫杉醇注射液抽检不合格 。哈药股份回应称,上述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比例较小 , 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不构成实质性影响 。
事实上,近年来 , 哈药股份一直是“黑榜”的常客 。哈药股份的子公司唐诗逸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近三年来多次被检验机构发现不合格 。不合规的药物有槟榔、甘草(甘草片)、明矾、椴树蜜山梨酸 。
此外 , 在此前的“银杏事件”中 , 也不乏哈药的身影 。2015年6月,原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90家银杏叶药品生产企业的自检结果,哈药集团唐诗逸制药厂15批次银杏叶分散片全部不合格 。同年7月,哈药集团制药总厂使用不合格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哈药牌银杏片软胶囊”,两个批次产品经检验均存在质量问题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封存了5203.01千克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并开始召回 。
据业内人士透露,药品生产企业质量问题频发,主要是因为质量监管体系混乱,企业对质量问题不重视 。
事实上,哈药股份正在积极“脱困” 。2019年以来,跨界并购、换帅、推出新产品、重启混改等动作不断 。但这些方法能否自救,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