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长辈离世诗词 怀念已故长辈的诗词

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她给予了我们生命,教会了我们很多的东西,对于儿女始终是默默奉献 , 并且不求回报 。昨天晚上我读到元代诗人与恭的《思母》,让我感慨万千 。这首诗写得很感人,每一句都在诉说着对于人生的无奈 。其实我很害怕读这样的诗 , 每次读到这样的作品都会潸然泪下 。
与恭,字行己,号懒禅,上虞人,元朝有名的高僧,关于他的生平没有任何的记载,只有几首诗流传于世,而这首《思母》正是他的代表作,整首诗道尽了一位游子的无奈,还有对于母亲的愧疚,一字一句都感人至深,有着诗人最深沉的爱,成为了描写母爱最感人的作品 。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
少年时代的与恭家境贫寒,连生活都成问题,经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为此他毅然决然选择出家 , 无非是希望可以活下去 , 可以减轻家中的负担 。但是他出家没有多久 , 父亲就因病逝世,老母亲独守家中,日子就过得更加凄苦,终日以泪洗面,而诗人也是经常讨一饭赡养母亲 。
写这首诗时与恭的母亲已经逝世 , 而诗人回想母亲时悲痛欲绝,一辈子孤苦伶仃 , 没有过过一天幸福的生活 , 这让诗人很是愧疚 , 为此在这首《思母》一诗中,他写得很感人 , 每一句都令人震撼 。其实如果不是由于生活贫苦 , 他也不可能选择出家,母亲的逝世成为了他的一块心?。挥泻煤蒙拼盖祝蹦盖资攀乐螅司;嵯氲侥盖?nbsp;, 想到她所受的那些罪,以及吃过的苦 。
第一二句就充满了无限的忧愁,也道出诗人的一片深情,还有对于母亲的怀念,“霜殒芦花泪湿衣 , 白头无复倚柴扉 。” , 现在外面天寒地冻,寒霜把所有的芦花摧毁了 , 看到此前的景色让我肝肠寸断 , 瞬间泪流满面 。如今母亲早已逝世 , 再也无法看到满头白发的老母,一个人独自倚靠在柴门盼望我归来 。
从开篇的两句就可以看得出来 , 诗人在创作时悲痛万分,母亲的逝世让他很愧疚,还在时就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各种折磨;每当想到老母亲,诗人就会肝肠寸断,而且写得也是很画面感 , 一位老母亲终日倚靠在柴门,眼巴巴地望着前方的路,希望儿子可以早一点归来 。这两句没有任何的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可是读来却让人肝肠寸断,立马能够感受到作品中那份深沉的力量 。
【送别长辈离世诗词 怀念已故长辈的诗词】第三四句就更加的伤感,同时那种悲痛之苦也是呼之欲出,让人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无奈 ,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这时诗人进一步地想到了母亲,想到了去年五月间梅雨时节,由于家中没有粮食 , 只好脱下身上的袈裟,拿到街上的当铺里换钱,再去到市场籴米归家养母 。可见诗人当时的生活很苦,身无分文,日子都快要过不下去了,但是为了母亲只能脱下袈裟 , 硬着头皮去当铺,再买回粮食养活母亲 。
穷人的生活是很悲苦,对于诗人来说,如果生活好一点,可能他也会去做学问,然后去参加科举考试 , 但是由于没有钱,连生活都成问题,为了能够活下去,减轻家里的负担,只好选择出家为僧 , 这样勉强可以活下去 。所以诗人很愧疚,在这首《思母》一诗中,他很深情地回想了母亲活着时的形象,独自倚靠在柴门,每天都在盼望着儿子 , 而诗人也是感慨万千,写得非常的感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