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
1、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 。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 。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
2、源于汉代的道学 。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 。阳又表示钢 , 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 , 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
3、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 。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 , 于是认定是个吉日 。以后 , 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 。后人仿之,形成习俗 。
重阳节的风俗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 , 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
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 ,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 , 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 , 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 , 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 , 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 , 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 , 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 , 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 , 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 , 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 , “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
5、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换句话说 , 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 。此风俗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 。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 , 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 , 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500字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推荐阅读
- 喝茶品茗的环境
- 重阳节喝什么酒 重阳节喝什么酒的风俗
- QQ飞车手游休闲竞技场模式介绍 QQ飞车休闲竞技场玩法奖励一览
- 看图猜成语青蛙在井里什么成语
- 请问纯净水的合格值PPM是多少
- 绿萝很旺盛 绿萝旺盛什么兆头
- 金融保险属于什么类的专业
- 房子后有竹子风水禁忌及寓意吗 房子后有竹子风水禁忌及寓意
- 看图猜成语人鱼800是什么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