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早期十类螭龙纹造型 春秋饕餮螭龙纹( 二 )


明式家具图案包含着强烈的概念和象征意义 。但随着岁月的变迁 , 清中叶以后,内容和象征的意义或多或少逐渐逝去,屠龙纹成为一种普遍的、约定俗成的审美符号 。这种纯粹的视觉美感,往往会让我们感受到缺乏原本“有意味的形式”的强烈视觉冲击 , 这可能是因为内容的抽离和收缩 。
这时候图案的审美是首要的,原有的功能概念是模糊的 。
十种杀龙图案
从原型和大量实物来看 , 为适应清初雕刻时代的图案布局,对“蹲、前、目、闭”、“万历龙”的原型形态进行了改造 , “侧、单眼、张口”成为新的基本特征 。与此同时,纹饰也越来越趋向草叶装饰形式,由写实向写意转变 。把sturm und drang发展成一个整体,各种形式也随之而来 。
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设计能力的过程 , 让今天的人可能会松一口气 。这一时期的龙纹演变迅速,分化出各种风格 , 每种风格的分化或多或少反映了各自的年代特征 。大致有以下十类:
1.曲龙风格
(1)侧咬,弯如蛇,鼻吻突出,下颌收缩,张口(嘴状),侧脸,独眼(个别眼睛,一侧眼睛在侧面造型,位置错位严重);
(2)肩臀消失,脊消失,蛇身似横“S”形曲线;
(3)后肢大部分消失,前肢保留 。有的前肢退化,手肘消失,或像棍子或弯曲;
(4)传统的尾分叉依然存在 。
这种简单的曲线型多装饰在牙板等单杠构件上,与“螫尾纹”组合形成“雌螫”纹(图1) 。
2.团龙风格
(1)身体后部蜷起,悬停在头部上方;
(2)卷曲的尾巴可以自由自在地伸展开来;
【看清早期十类螭龙纹造型 春秋饕餮螭龙纹】(3)大部分前爪依然存在 。
多以背板、挡板等圆形、方形灯装饰 。在龙形杀龙纹中,偶有正面双筒像,但多为圆形 , 既不是兽形也不是蛇形,几乎是环形的纹饰 。还有一些椅子后腿的角齿上的杀龙纹,向前弯曲,尾巴向后转,绕着头转,是群龙纹 。双爪已普遍简化,部分为外展花纹,年份明显较晚 。
3.草龙(凤凰)风格
(1)最显著的特征是龙的爪部化为卷草,故名;
(2)身体尾部卷曲,如翻卷的草叶;
(3)图案复杂、丰富、温馨、浪漫(图3) 。
4.单叶片型
这是清初屠龙纹中的特殊图案 。
(1)龙的身体被抽象为一片草叶;
(2)螓首大嘴牙痛特别明显;
(3)龙的头、身、尾、爪最后发育退化成简单的双曲纹 。这种形状多出现在椅子的单板靠背上 , 鱼骨纹对称 。
对称是大多数图案的设计准则,在明式家具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空之间的空间狭窄且对称,所以图案必须简化 。在极小空的房间里 , 工匠们不得不将刺的大小缩小到一片草叶,以突出“张开嘴”的刺 。突出要点和主体,其他部分简单对待 。原因是有些现代雕塑只突出人的脸 。这是一种设计的偶然性和简单化智慧 。
“单刃龙刺纹”形似大嘴龙头,简化龙刺体,卷草状 。龙头也有草叶化倾向 , 其形状与原来的侧龙刺纹相去甚远,图案化程度较高(图4-1) 。进一步发展,龙头的大嘴简化为近乎卷曲的草形,嘴和眼睛在头上消失 , 对称的龙形花纹接近正反组合的“草叶纹”(图4-2) 。
这种斩首图案的变化规律是,图案细节越来越充满草叶的装饰意味,上颚逐渐拉长,下颚逐渐缩短,最后一个口的形象几乎消失 。这基本符合屠龙纹的基本演变规律 , 逐渐脱离屠龙纹的“写实”原型,变得更具草性、绑架性或抽象性 。
5.多草叶组合(多个“C形”草叶)组合(后期外展)
(1)甲虫的龙头部分与叶片状图案的甲虫本体连接;
(2)龙身由多个草叶图案正反多重组合而成,由逐渐变小的草叶图案拼接而成;
(3)有直头型、回望型、游泳型、行走型;
(4)四肢没有了(或变异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小的草叶线(图5);
(5)若年代较晚,草纹由圆形逐渐变为方形,或与方形钩纹(拐子纹)组合 。年代应该是清初晚期 , 与清中叶的拐子纹仅一箭之遥 。
6.创造性变异
清代前期和后期的屠龙纹,一方面规则定型 , 形成节奏、对称等较为定型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任意和不规则的新模式 。屠龙图案演变成更复杂或更简单的抽象图案 , 个性强烈 , 极少重复(图6) 。当然,这种创意形象的艺术价值要远远高于很多类似的图案 。越有创意 , 价值越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