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七( 二 )


原形态多年生蔓性草本 。茎蔓延 , 不分枝 , 长达2m以上 。叶通常2-4个簇生 , 叶柄长3-8cm , 红色;具托叶鞘;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 , 长4-8cm , 宽3-5cm , 先端尾尖或渐尖 , 基部凹入 , 两侧基角呈耳形或圆形 , 全缘;具5-7条基出脉 , 背脉上微有毛 。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果期可伸长达20cm;花为单被花;花被5裂 , 裂片椭圆形或卵形 , 果时指存 , 不增大;雄蕊8 , 排成2轮;于房上位 , 柱头3叉 , 头状 。果实三角形 , 下垂 , 顶部有3翅 , 基部有3角 , 果便有2翼 , 其下具披针形膜质苞片 。花期6-8月 , 果期8-9月 。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密林或山坡丛中 。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 。
性状性状鉴别 块根近圆柱形 , 长约10cm , 直径2-8cm 。根头部留有突起的茎基或支根残基 , 凹凸不平 , 有的已切成块片 。表面棕红色至棕色 , 光滑或皱缩 , 剖面可见纵横走向的维管束双纤维 。质坚硬 , 难折断 。气微 , 味苦 。
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面:木柱层为12-18列黄棕色木栓细胞 。栓内层为7-8列细胞;皮层薄 , 有纤维散在 。韧皮部较窄 , 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稀少 , 直径20-80μm , 周围有纤维;射线宽广 。髓部及其相邻的木质部有不同分化阶段的异型维管束散在 。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 直径28-68-80μm , 并含淀粉粒 。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适量回流提取2h , 分取乙醇提取液3ml , 置不同试管中:①滴加2%氢氧化钠1ml , 显淡棕色 。(检查意配)②滴加1%三氯化铁显草绿色 。(检查酚性化合物)(2)取上述乙醇提取液滴于滤纸上 , 置荧光灯(254μm)下观察 , 显紫红色荧光 。
(3)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40目)0.2g,加甲醇5ml冷浸片刻 , 滤过 。于水浴上将甲醇蒸干 , 加水2ml , 用5ml乙酸振摇 , 分取醚层 , 浓缩至少量 , 作供试液;另取大黄素、大黄素甲酸作对照品 。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 , 以石油醚-己烷-甲酸乙酯甲酸(1:3:1.5:o.1)加水0.5ml振摇 , 不待分清时 , 取有机溶剂层展开 , 目光下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 , 显相同的黄色斑点;用氨气熏后显红色 。
化学成分荞麦七块根含少量蒽酿(总蒽配0.02%) , 主要为大黄素(emodi)及大黄素甲醇(physcione)的游离型蒽醌 , 并含有较多的鞣质[1] 。
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 其抗菌效价在1:128以上[1] 。
性味苦;涩;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除湿止痛 。主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烧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痢疾泄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6~15g;或研末 。外用:适量 , 捣敷;或研末调敷 。
各家论述1.《陕西中药志》:止血凉血 。治吐血 , 衄血 , 红白痢疾 , 崩带 , 风湿寒痹 。
2.《陕西中草药》:凉血止血 , 除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