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一生有哪些功劳?为什么称王阳明为三不朽圣人?


王阳明一生有哪些功劳?为什么称王阳明为三不朽圣人?

文章插图
中国传统士人之三不朽者——立德、立功、立言 。据说,历史上能做到这“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曾国藩只做到了半个“三不朽” 。
王阳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被誉为“真三不朽者” 。他非但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说,而且上马能战,下马能文,曾官至明代南京政府的兵部尚书,是一位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全能大儒 。
立德
致良知 。王阳明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
人若果能完满地致良知,完全复归本心,那就能获得天地间最大的乐,这种快乐周遍通达,畅于四肢 。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良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只是有些人的良知被恶习、欲望遮蔽埋没 。所以王阳明教我们“致良知”,致的功夫其实就是发现本心、体悟良知的过程 。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至少包括两层意思:
其一,是要以所“行”体现所“知” 。古人说,该为不为谓之陋,不该为而为谓之恶 。一个人的“知”是正抑或谬,是丰抑或寡,“知”与“行”有否相悖,都要一一通过具行来验证,站在客观上说,就叫观其行而非光听其言 。
其二,“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知”与“行”两者要同步,就是强调“心里明白”与“见诸行动”,之间“不容毛发” 。心念一动,立见行动,没有丝毫时间差 。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一念之起,行即相随”,更不是另些人理解的慢慢弄懂道理再从容去付诸实践 。
别小看这一念和一行的时间差,这“差”往往令功败于垂成甚至丢了卿卿性命 。
立功
王阳明一生,立下不少功劳: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
这些对于一介书生来说,实在难能可贵 。这其中又有什么秘诀吗?
此心不动 。王阳明一生带兵打过很多胜仗,平定叛乱 。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 。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
王阳明举例说,自己喝和朱宸濠对战时处于劣势,他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他说了四次,那人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 。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 。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
立言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 。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 。
四句教是王阳明心学的精辟总结,王阳明晚年所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
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 。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
【王阳明一生有哪些功劳?为什么称王阳明为三不朽圣人?】这是王阳明对中国思想的贡献,也成就了其三不朽中的“立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