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甲状腺炎证治规律探讨( 三 )


验案举隅
患者某, 女, 33岁, 2015年4月8日初诊 。主诉: 颈 项肿胀不适1月余 。患者1个月前自觉颈部肿胀不适, 烘热汗出、 烦躁心慌、 口干、 手抖、 大便秘结, 在当地 医院诊断为甲亢, 服用甲巯咪唑治疗效果不著, 遂 于我师门诊就诊 。刻: 患者甲状腺Ⅰ度肿大, 心率: 95次/min, 舌质红, 苔薄黄, 脉细数 。甲状腺B超示: 甲状腺体积稍大, 甲状腺双侧叶结节样病灶 。甲功: TSH: 0.03μIU/mL, FT3: 6.7pg/mL, FT4: 2.05ng/dL, TPOAb: >1 000IU/mL, TGAb: >1 000IU/mL, TRAb: 1.07IU/L 。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速 。西医诊断: 桥 本甲状腺炎, 桥本氏甲亢 。中医诊断: 瘿病, 心肝火 旺证 。治拟清肝泻火, 益气养阴, 消肿散结 。方药: 金 银花10g, 连翘10g, 炒山栀10g, 黄连3g, 夏枯草10g, 瓜蒌仁10g, 浙贝母10g, 皂角刺10g, 知母10g, 生地黄 10g, 玄参10g, 麦冬10g, 生甘草3g 。14剂, 水煎服, 每 日1剂 。另予银甲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 制剂) 5g, 每日3次, 口服 。
二诊(2015年4月22日 ) : 患者颈部肿胀、 汗出心 慌症状好转, 余无明显不适 。治拟原方 。28剂, 水煎 服, 每日1剂 。
三诊(2015年5月21日 ) : 患者无明显心慌, 自述近 期夜寐欠佳, 大便偏稀 。辅助检查: TSH: 0.02μIU/mL, FT3: 4.0pg/mL, FT4: 1.10ng/dL, TPOAb、 TGAb: >1 000IU/mL, ALT: 52U/L, AST: 32U/L, 血Rt: ( - )。上方 减知母, 加茵陈15g, 垂盆草15g保肝降酶, 茯神10g, 夜 交藤10g宁心安神 。14剂, 水煎服, 每日1剂 。
四诊(2015年7月29日 ) : 患者服药后症状好转, 自行停药1月余, 觉疲劳乏力症状加重, 腹胀明显 。甲 状腺中度肿大, 舌体淡胖有齿痕, 苔薄白, 脉弦滑 。甲 状腺B超示: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桥本; 甲状腺左叶结 节样病灶 。甲功: TSH: 0.86μIU/mL, FT3: 3.2pg/mL, FT4: 1.1ng/dL, TPOAb: 956IU/mL, TGAb: 764IU/mL 。治 拟健脾和胃, 理气化痰 。方药: 炙黄芪15g, 炒白术10g, 淮山药12g, 党参10g, 茯苓10g, 法半夏10g, 陈皮10g, 制香附10g, 砂仁 (后下) 3g, 鸡内金6g, 焦山楂、 焦神曲各 10g, 皂角刺10g, 生甘草3g 。14剂, 水煎服, 每日1剂 。五诊(2015年8月12日) : 患者药后尚平, 疲劳、 腹胀有所缓解, 甲状腺仍有肿大, 自觉口干, 腰酸, 大 便2-3次/日 。前方加莪术10g, 猫爪草10g消肿散结, 女贞子10g, 旱莲草10g滋补肝肾 。28剂, 水煎服, 每 日1剂 。
六诊(2015年11月25日) : 患者上次就诊服药后 症状均有改善, 遂停药两月余, 自觉近期畏寒怕冷, 腰膝酸软逐渐加重 。刻: 形寒肢冷, 大便溏薄, 下肢轻 度浮肿, 舌苔薄白, 脉沉细 。甲功: TSH: 8.3μIU/mL, FT3: 2.6pg/mL, FT4: 0.34ng/dL, TPOAb: 890IU/mL, TGAb: 783IU/mL 。患者几月前自行停药, 治疗尚不稳 固, 恰值深秋时节, 气温下降, 症状有所加重, 辨证当 属脾肾阳虚证, 拟温肾健脾, 化湿止泄 。方药: 桑寄生 10g, 杜仲10g, 川断10g, 菟丝子10g, 肉苁蓉10g, 仙灵 脾10g, 仙茅10g, 何首乌10g, 山萸肉10g, 炒白术10g, 淮山药10g, 法半夏10g, 陈皮10g, 砂仁 (后下) 3g, 生甘 草3g 。14剂, 水煎服, 每日1剂 。七诊(2015年12月9日 ) : 患者服药后病情稳固, 自述畏寒怕冷症状较前缓解, 无明显不适 。原方继 服, 患者有服用膏方的意愿, 嘱其2周后改用膏方调 理 。其后患者按时服药, 病情控制尚佳, 抗体滴度有 所下降, 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
吴敏教授根据桥本甲状腺炎的病情发展规律, 分期论治, 实则从根本上抓住了桥本甲状腺炎的病机 演变规律, 辨证论治 。同属一病, 但疾病发展的程度 不同, 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西医目前只是甲状腺激素 替代等治疗, 治标不治本, 而中医根据本病的临床表 现从发病的病理演变出发, 初中晚期分别对应治疗 。本病虽分三期, 但临床早中期比较少见, 晚期较为多 见, 并非绝对按分期发展, 临证治疗的关键还是在于 仔细观察病情, 辨证用药, 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医药的 优势, 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