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文成公主入藏真实境遇如何?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文成公主入藏真实境遇如何?

文章插图
文成公主入藏真实境遇如何?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1000多年了 。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史书皆言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是大唐王朝的特别恩典,显示了中原文明威服四夷的风范 。历史果真如此吗?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松赞干布遣使长安,希望与大唐和亲,并借此与中原加强往来,从而获取政治、贸易等多方面的利益 。此时的唐太宗压根儿瞧不起吐蕃这个蛮夷国家,断然拒绝 。松赞干布勃然大怒,出兵痛打受大唐庇护的吐谷浑,大唐无力庇护自己的藩属,只好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但松赞干布仍不解气,4年后又挥师攻入大唐本土,扬言如果唐朝不送出公主,就要强掳 。
唐太宗此时尚没有妥协之意,非但没有送出公主,反倒紧急从各地抽调军队,又征发东突厥和铁勒各部,集结大军前去救援,结果大败 。此后,松赞干布一直不断袭扰唐朝边境,大唐军队屡战屡败 。
公元640年10月,松赞干布又遣使前往长安求亲,并以此为条件与大唐议和 。唐太宗尽管心里对此次和亲非常抵触,但形势逼人,最终也不得不做出退让,将文成公主乖乖送出 。
松赞干布软硬兼施,最终迫使唐太宗送出公主,这不免令大唐的人们感到面上无光,于是史官们在竭力淡化这场和亲的“被迫性”的同时,还大肆吹捧文成公主入藏后的地位和影响,试图营造出大唐公主在番邦地位尊崇、众蛮夷皆景仰拜服的假象 。这幕虚假历史被历代史官们心照不宣地沿用 。
而实际上,文成公主入藏多年,无子无宠,地位平庸,平日如丫鬟般伺候松赞干布的饮食起居,实与那个高高在上、雍容高贵、深受吐蕃人敬重的国母形象大相径庭 。文成公主的一生相当不幸,她在遥远的番邦生活了40年,却守了31年的寡,大半的青春韶华都埋没在了雪域高原 。即使在松赞干布去世前的9年中,她的婚姻也绝不幸福,年事已高的松赞干布共有6个有名分的女人,还有无数没有名分的,又能顾及文成公主多少?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9年,却只有3年产生交集,大部分的时间被冷落遗忘,显然谈不上受宠 。
虽然文成公主当时的陪嫁异常丰厚,不仅有大量财物,还有大批工匠,给吐蕃引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但据敦煌文书的记载来看,吐蕃人把这些视作唐朝畏惧吐蕃兵威前来乞和的贡物,由此也能看出唐太宗曾用女人、财物换和平是不争的事实 。
此外,松赞干布不惜为来自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耗费巨资修建大昭寺,将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供奉其中;来自大唐的文成公主虽然带着佛家至宝,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松赞干布却只为她修了一座规模远逊的小昭寺来安置,二人地位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金城公主入藏为吐蕃国主正妻,才将两座佛像互换,一直持续至今 。
由此可见,大唐当初同意和亲,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只不过一些撰史者强撑面子,硬是把示弱说成示恩,编造出松赞干布数度请婚、大唐感其意诚赐婚的故事 。可无论那说法如何言之凿凿,都无法改变真实的历史 。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文成公主入藏真实境遇如何?】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和其他6位使者前去长安求婚.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 。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 。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 。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 。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 。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 。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 。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 。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 。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 。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