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刮骨疗毒是真的吗?关羽的“刮骨疗毒”是怎么一回事?( 二 )


四是关羽中毒的地点 。《三国演义》说关羽中箭是在樊城的城外 , 《三国志》等史书没有记载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 , 樊城之战打得很激烈 , 关羽虽然俘虏了曹魏名将于禁 , 又杀了庞德 , 但始终未能攻克樊城 , 后来徐晃援军开到 , 在樊城外连破关羽的围头、四冢等营垒 , 关羽退走 。
有人提出湖北省荆州市是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地方 , 无论按照《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这一说法均不成立 , 荆州市在汉末三国称江陵 , 是荆州刺史部南部最重要的城市 , 但却不是刘备在荆州的大本营 , 刘备留关羽守荆州 , 大本营是公安 , 即今湖北省公安县 。
如果按《三国演义》所说 , 关羽中箭是在樊城 , 那么他之后就再没有回到过公安或江陵 , 不存在华佗在江陵为其“刮骨疗毒”的可能;如果按《三国志》所说 , 关羽中箭和疗毒也可能发生在后方 , 那么公安的可能性显然大于江陵 。
五是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 。《三国演义》说是华佗 , 《三国志》没有具体记载 。华佗是汉末名医 , 在当时很有名 , 为陈登、周泰、曹操等人都看过病 , 史书均有记载 。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 , “刮骨疗毒”对他来说并不难 , 只是根据《三国志》记载 , 建安十三年(208年)他就被曹操杀了 , 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已经过去了11年 , 所以《三国演义》里的这个情节与史实严重不符 。
如果关羽中箭在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前 , 华佗有没有可能为其疗伤呢?这种可能性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 , 但很小 , 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前华佗很长一段时间都被曹操指定为“私人医生” , 难以四处行医 , 更无法给曹魏的对手去治病了 。
《三国志》把关羽“刮骨疗毒”一事的记载置于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之前 , 按该书叙述习惯 , 这件事也应大体发生在此阶段 。
关羽的“刮骨疗毒”是怎么一回事?
三、“刮骨”真的能“疗毒”吗?说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人不是华佗 , 还有一个依据 , 那就是手术的过程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 , 华佗为关羽手术并没有采取任何麻醉过程 , 众所周知华佗被称为“中医鼻祖” , 他发明了“麻沸散” , 手术前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 , 让患者服下 , 等患者失去知觉再实施手术 , 以减轻痛苦 , 像“刮骨”这样的手术 , 他当然会用麻沸散 。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 , 如果关羽因为中箭而中毒 , 能通过“刮骨”的办法去治疗吗?
类似“乌头”这样的毒 , 一般通过血液或消化系统吸收 , 迅速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 , 从而发生作用 , 这种毒类似于被毒蛇咬伤 , 不说“七步倒” , 但也拖不了很久 。
从《三国演义》的描写看 , 关羽中毒后受伤部位出现了青肿 , 胳膊不能运动 , 这符合中箭毒的病理特征 , 在没有抗毒血清的情况下 , 治疗方法应该是结扎伤口 , 防止毒素扩散 , 然后对伤口进行清洗和消炎 , 同时内服驱散和解毒的中药 , 让所中之毒慢慢消散 。
也就是说 , 类似箭头上带的“乌头之药” , 是依靠人体代谢和循环系统传播的 , 毒素不可能只停留在身体的一个部位 , 一旦传播出去 , 用“刮骨”的办法无法根除 。
但《三国志》又确实记载了“刮骨疗毒”的事 , 该如何解释呢?按照该记载 , 关羽的箭伤其实已经基本痊愈了 , 只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感疼痛 。
根据这个症状判断 , 关羽的身上已不存在箭毒 , 但中箭后遗留了骨伤 , 可能是外伤性骨髓炎 , 中医称附骨疽 , 民间称铁骨瘤 , 最常见的情况是外伤所引起的骨骼感染和破坏 , 时间长了会在原创面附近生出一些“死骨” , 产生疼痛 , 通过手术的办法把“死骨”取出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好办法 , 所谓“刮骨疗毒” , 指的应该是这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