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樟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猴樟拼音:hóu zhāng 拉丁学名:Cinnamomum bodinieri Levl.别 称:香樟、香树、楠木、猴挟木、樟树、大胡椒树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亚目:科:樟科亚科:樟亚科族:樟族属:樟属
主要产地【猴樟】 贵州、四川、湖北、湖南、云南
形态特征猴樟乔木,高达16米 。树皮红褐色;小枝圆柱形,暗紫色,末节有角棱;芽卵形,具绢状毛 。叶互生,厚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8~17厘米,宽3~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上面幼时稍有细毛 , 后变光亮,下面初有灰色绢丝状毛,后则稍有短柔毛,呈灰白色,中脉暗红色 , 侧脉4~6对,互生,下部叶脉有时对生 , 脉腋有腺点;叶柄长2~3厘米 。圆锥花序腋生或侧生,长10~15厘米,2回又状分歧;总梗长4~6厘米;花被6裂,花被管漏斗状;裂片卵形 , 先端反曲,内面有白色绢毛,早落;发育雄蕊9,花药4室,第三轮雄蕊花药外向瓣裂,果实球形,径7~8毫米 , 果梗先端膨大,宿存花被的先端反曲,果托盘状 。花期5-6月,果期7-8月 。
生长习性

猴樟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