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化妆用的铜镜照人清楚吗

??首先纠正一下标题的错别字:不是纽而是钮 。很多人去博物馆看铜镜都会有疑惑?
为什么只是展示铜镜背面?
为什么背部中心都有小孔?
其实古代铜镜正面是用来照明,没有纹饰区别,而背后带孔的叫做钮,中空带孔主要是为了方便系绳悬挂 。而我国的铜镜不只有这种背后带孔的,也有不带孔带长柄的 。而古代西方世界,一般更偏爱于带柄镜传统 。
一、世界铜镜的两大系统
世界上的铜镜体系一般分为两种,用专业术语分别叫做:
东方的圆板具钮镜系统,
西方的圆板具柄镜系统 。
简单来说,东方的镜背多有孔,系绳带之后,可手持、可悬挂、亦可放在镜台上;
但是,西方的铜镜,主要是以手持柄使用 。此处所指西方,主要指希腊罗马、西亚埃及等地 。
二、中国的带孔铜镜
其实我们会发现,在中国铜镜发明之初,也就是距今4000年齐家文化中,在这种七角星纹铜镜上,用钮穿系的使用方式就已经被采用 。
古人在镜子边缘处又钻出两个梨形的小孔,两孔之间有一道系沟,便于再次系绳悬挂使用 。
而在战国以前,商周比较流行钮的样式有两种:
①弓形钮
妇好墓铜镜
比如这枚叶脉纹铜镜,商代晚期,出土于安阳小屯妇好墓,其镜钮便是桥形钮式样!
②桥形钮
西周素镜
西周素镜,出土于陕西宝鸡地区,镜钮即为典型的桥形钮!
战国时期,镜钮的主流为各种弦钮,包括单弦钮、双弦钮、三弦钮、四弦钮,主要以钮上有几道弦纹来区分:
单弦纹
战国五山纹铜镜,镜钮上有一道弦纹 。
双弦纹
战国连弧三龙纹铜镜,镜钮上有两道弦纹 。
四弦纹
战国蟠龙纹铜镜,镜钮上有三道弦纹 。
战国三山纹铜镜,在其钮镜上有四道弦纹 。
汉代的镜钮,除了流行之前的样式,还新增了兽钮、连峰钮、以及最常用的圆钮!
西汉四龙连弧纹镜,为兽形钮,外有圆钮座 。
西汉星云纹铜镜,镜钮为连峰钮 。
【古代化妆用的铜镜照人清楚吗】西汉长生宜子连弧纹镜,镜钮为圆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