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必去的名人故居 北京老舍故居( 二 )


这次“示范” , 亦舒第一次看到了他的父亲 , 也明白了“我的父亲就像他一样” 。
然而 , 无论亦舒多么爱和理解他的父亲 , 老舍的离去不可避免地摧毁了他们的家园和生活 。所以,在1994年老舍的《丹柿园》一文的结尾,亦舒怀着复杂的心情写道:
“对于一个对生死有着清晰看法的人来说,生与死的转换是如此迅速和无障碍,以至于所有善良的人都不寒而栗……就这样,他可爱而有趣的所有物立刻被摧毁了!”
采访人员李曼在史丹大院 。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亦舒作为一个儿子,对于自己不辞而别父亲的理解有些难以接受 。也许,在内心深处 , 亦舒会觉得 , 你至少应该给家人一些解释,甚至是几句话 。可是老舍,偏偏没有这种东西 。
笔者认为,无论是在文章中还是在生活中,亦舒都坚持称自己的父亲为“老舍先生”,这始终是这些深层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这句“老舍先生”中,有儿子对父亲的尊敬 , 但也有儿子与父亲的隔阂 。
父亲去世前,亦舒在林科院林产化工研究所工作 。他的大部分工作是科学研究 。这样一个人 , 误以为后来因为父亲去世而“通过研究父亲开始学习文学” 。
1978年,亦舒带着无数未解之谜开始搜集资料,为老舍研究提供了最直接、最真实的史料 。他的第一部作品《老舍的童年》,后来被《人民日报》连载 。
亦舒也走上了文学之路 。
亦舒和他的父亲 。
在创作老舍《童年》的过程中,亦舒调查采访了100多人,可想而知投入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
1986年,51岁的亦舒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散文集 。后来,他先后写了《我的风筝》、《老舍》、《现代文学珍品》等专著 。
亦舒不满足于教科书对老舍童年的简单介绍,他开始为父亲编年谱 。他还把父亲辛酸的童年、曲折的求学之路和思乡之情写进了作家老舍的书里 。这本传记也成为老舍唯一的传记 。
后来,亦舒还写了一本关于老舍终身爱好的书 , 书名是《终身爱好是天性》 。
可能是因为长期研究他父亲,也可能是因为遗传 。亦舒像他的父亲一样,非常敢于直言不讳 。平日里,只要是他认为正义的事,他都会跳出来坚持 。即使 , 这种坚持会让他承受巨大的代价 。
2000年,面对北京老城区胡同和四合院的迅速消失,亦舒和梁思成的儿子梁从杰、米宋轶、李炎联名提出了《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十大迫切建议》 。
十条建议的提出无异于与当时的政府对抗,但为了保护文物和老北京,亦舒等人毫不犹豫 。
亦舒等人的建议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 , 但当时大多数人都给予了强烈反对 。正因为如此,亦舒也获得了“爱国者导弹(Trick or Treat)”的绰号 。
尽管如此,亦舒坚持说出自己的想法 。他说:“这么说很公平 。”
由于亦舒的苦心经营,北京市政府负责人终于出台了规划古都风貌的相关文件 。后来,这些计划实际上吸收了他们所有的建议 。得知消息后,亦舒激动地对市长们说:“我要磕头!”
后来 , 亦舒也保护了这座城市的文物和遗产 。他在参与实地调查和查阅大量资料后,撰写了《京杭大运河》、《残缺的辉煌》、《隋唐大运河》、《地下的辉煌》和《江南运河》、《水乡的辉煌》三部调查记录,积极呼吁保护大运河 。
亦舒
总的来说,从科研转向文学后,亦舒爱上了绘画 。他的画笔也和他的妻子有关 , 他的妻子在学习绘画时总是很担心 。从来没有学过绘画的亦舒说:“我不会画的 。让我来!”
从那以后,拿起画笔的亦舒就再也没有放下过 。60多年来,亦舒一直热爱绘画 。后来 , 他成了著名的画家 。
亦舒没有从他的老师那里学到任何技巧 , 也没有从画家的母亲那里学到任何技巧 。他的画颇具文学性 。他总是从自己的感受和生活中绘画 。他总是以自己的方式画画,正因为如此,他的画风总是很奇怪 。“一湾清水,一片黄叶 , 一抹惆怅 , 一份深情”,这些都是绘画中已经创造出来的典型意境 。
亦舒觉得自己在绘画方面的成就不是来自画家的母亲,而是来自父亲老舍 。
原来老舍的鉴赏水平是极好的,很会评画 。在家里,他经常评论一幅字画 。很久以后,亦舒从他父亲的批评中学到了艺术标准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亦舒对父亲的感情逐渐发生了变化 。如果说一开始,在父亲去世之前,他和父亲还有隔阂,那么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完全理解了父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