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翻译 空而不著,物我两忘( 二 )


文章言辞之中,对自己遭受政治上的打击仍有不平之意,却只含蓄淡淡写出 。苏轼五年来其实并非一念清净,真心“悔改” 。但文章也豁达地阐明:世事的纷扰是无处不在的,心灵的淡定也只能靠自己来营造 。
《安国寺记》创作背景本文系元丰七年(1084) , 苏轼改汝州安置即将离开黄州时,应安国寺僧首继连之邀而作 。文章回顾了居黄期间的生活及思想变化 , 表明了苏轼经过“乌台诗案”的严酷打击后,从佛老中得到了慰藉,思想呈现儒释道融合的倾向 。
《安国寺记》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 , 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 , 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 , 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法,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 , 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
【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翻译 空而不著,物我两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