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率上升加剧病毒变异担忧,专家建议应持续监测

2022年12月23日 , 贵州遵义市新蒲新区康华医院疫苗接种点内,医护人员为疫苗接种做准备 。摄影/本刊采访人员 瞿宏伦
陆蒙吉强调,并不是说所有人都感染一遍之后,新冠病毒就不会继续传播、变异了 。病毒还会在一些免疫能力比较低下的人群,比如说还没建立起足够免疫屏障的老年人当中继续流行,这时候,为了获得传播优势,病毒反而很容易筛选出一些逃逸能力更强的突变株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近日也表示,对于绝大部分免疫力正常的人来说,半年内人体内都会存在有效的免疫抗体;不过如果出现新的变异株,或者新的亚分支表现出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是可能导致再感染的 。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病毒学家刘善虑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RNA病毒之所以会突变,除了自身内在因素外,就在于其受到了外界的选择压力,包括宿主免疫系统的压力、治疗的压力等等,因此,为了逃避这些压力,病毒必须不断进化,这是必然的结果,不必恐慌 。
“病毒跟宿主之间是一个相互制衡的关系,病毒的传播力与致病性一般是相反的 。”他指出,从病毒学规律来看,绝大多数突变都是为了逃避免疫 。但是,太多突变也会导致病毒失去功能甚至消亡,因此,也有一些突变是为了恢复功能,保证其感染性 。实际上,陆蒙吉说,科学家们在对新冠病毒的突变追踪中发现,每一次新冠病毒的变异 , 呼吸道上皮细胞中的病毒载量都更高,病毒融合细胞的能力有所加强 。
刘善虑说,可以观察到 , 在快速传播下,奥密克戎出现突变株的时间越来越快,但是整体致病性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增强多少 。今年9月,美国的感染者当中,80%都是BA.5,但是 , 仅3个月之后,在美国,BQ.1.1、BQ.1、XBB的占比就越来越高,而BA.5的比例已经下降至10%以下 。
病毒致病力需持续监测
根据彭博社12月25日的最新报道,来自全球新冠基因序列共享数据库GISAID的数据显示,推动中国感染浪潮的病毒株均是国际已知的,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有新的突变株产生 。
中国疾控中心在最近一个月内向GISAID提交了来自北京、内蒙古和广州的25个新的基因标本 , 从这些序列来看,目前还没有发生很显著突变 。具体来说,内蒙古最近暴发的疫情由BF.7变种引起,然后传播到了北京;2022年10月以来,在广州暴发的则是另一起独立的疫情,输入的变异株是更早一些的BA.5.2家族 。
近日 , 网络上有传言称 , 中国部分地区同时流行德尔塔和奥密克戎 。许文波对此回应,根据实时动态监测,国内没有发现德尔塔变异株在流行,也没有发现德尔塔变异株与奥密克戎变异株重组 。从12月初至今,国内监测到9个流行的新冠病毒亚分支,都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 。
新冠病毒的变种在中国可能会是怎样的?有分析文章认为,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奥密克戎以及它成百上千的亚型会占据人群,使得其他变种没有流行的空间——就像2022年全球奥密克戎的大流行一样,而疫苗和自然感染建立的免疫力最终让人群的抗体足以抵抗严重的疾病 。
许文波指出,奥密克戎引起的住院、死亡、重症的病例,都明显低于早期的德尔塔株和其他“值得关注的变异株”,700多个分支病毒都没有观察到显著的重症和死亡增加 。总体来说,奥密克戎变成致病性明显增加的突变株可能性比较小 。
如何开展病毒变异监测?
“如果不做基因测序 , 你基本上是在打一场没有情报的战争 。”2021年春天,当疫情在印度引起海啸时,美国布朗大学公共健康学院院长、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阿希什·贾哈指出,对病毒变异监测和预警的不足,成为印度疫情当时的主要“推手”之一 。
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对病毒变异的监测,一方面有助于弄清楚病毒的遗传特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另一方面能够为及时评估现有疫苗和药物提供最现实和真实的靶标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疫苗的研发等,都要基于病毒的基因序列 。
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 , 新冠疫情防控策略调整后,中国CDC病毒病所制定了《我国人群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工作方案》 。该方案要求,每个省选三个城市,每个城市选一个哨点医院 , 每个哨点医院每周采门诊急诊病例15例、重症10例和所有死亡病例的标本进行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并且在一周内,将测序数据上传中国CDC病毒病所 , 建立国家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