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特辑丨中美关系的2022年,斗争与和平共存

资料图
其次是一系列不断加码的对华经贸制裁 。10月8日,拜登政府公布一项前所未有的出口管制,其中明确要求“限制中国开发超级计算机和先进半导体产业的能力”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宣称 , 过去美国只需要动态领先于中国,但现在要让中国尽可能落后于美国 。
某种意义上,2022年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虽然令人难以接受,但并非无法想象 。佩洛西窜台不过是对其共和党前任金里奇1997年台湾之行的拙劣模仿,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经历过更恶劣的考验 。
但2022年里 , 拜登政府对中国不断升级的经贸制裁不一样了,它带来了某种在根本上改变中美关系的可能性,让国际社会对“经贸相互依存也许会带来持久和平”的期许感到破灭 。
过去二十年间,中美可以说互为最重要的经贸伙伴,没有之一 。2022年 , 历经三年疫情导致的全球经贸衰退和六年中美关系下行 , 两国仍是各自最大的单一国家经贸伙伴 。过去 , 这种强力的经贸相互依存被认为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 , 被认为是中美得以超越美苏冷战的信心所在 。
如今我们看到,拜登政府通过阻断关键产品和技术进出口来打击中国经济,换言之 , 美国正在将两国间密切的经贸相互依存“武器化” 。
美媒《华尔街日报》12月12日感慨道 , 制裁带来的恐惧和猜疑将导致两国间筑起高墙 , 历经数十年卓有成效的合作之后,美国将与中国的关系带入了“充斥着民族主义的闭关锁国”之中 。《经济学人》主编贝德斯也悲观地表示,美国对华政策正在从“将中国纳入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转向“遏制中国” 。贝德斯写道:前者无疑是狂妄自大的,后者又是近乎于偏执的
回顾2022年的中美关系,我相信最核心的问题莫过于:在言辞上的积极表态和行动上极为消极的姿态之间,美国的对华战略目标究竟是什么?正如结构现实主义大家米尔斯海默所强调,中国是否能和平崛起,不仅在于中国自己的选择,更在于其他国家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 。
而这个目标其实不难想象,无论美国如何措辞修饰,不管是拜登政府10月12日在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的“在竞争中超越中国”又或是老生常谈的“遏制中国”,其核心就是尽可能迟滞甚至是阻断中国的崛起,以此实现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永续 。
【跨年特辑丨中美关系的2022年,斗争与和平共存】资料图
自改革开放以来,过去40余年间中国表现出极为耀眼的生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改革开放后,中国的GDP一度仅为美国的6%左右 。1996年,中国GDP超过美国的10% 。2008年,中国GDP超过美国的四分之一 。而到2012年 , 中国GDP已经超过美国的一半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则显示,中国GDP已经相当于美国的70% 。
只要中国保持自身的发展节奏不被任何内部或外部势力所打破,历史终将站在我们这一边,世界的实力版图将再次迎来决定性的变革,中美关系也必然会进入一种有别于当前的新型大国关系 。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这句话也许极端,但它道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善意和良知如果决定了国家间互动的上限,实力的对比则决定了下限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帝国兴衰的美国决策者没有理由不理解这一点,某种意义上,这也解释了为何拜登政府不惜将两国间的经贸依存“武器化”也要打击中国经济 。事实上,对于2022年拜登政府不断加码的对华制裁,美国杂志《外交政策》指出 , 这完全是以根本上挫伤中国经济为目的,甚至不惜以美国自身的经济连带杀伤为代价 。
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中美间的对抗性大概率不会有实质意义上的转变,因为一个相对衰落中的美国会因为恐惧而执着于通过遏制中国来展现自身的霸权;与此同时,一个崛起中的中国也会因为自信而展现出捍卫自身利益和尊严的勇气与意志 。
就像美国执着于通过19世纪的理念和20世纪的经验去看待21世纪的中国,我们也没有必要深究美国是否具有容许中国崛起的最终善意,因为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坚持自身发展的节奏,通过管控分歧来迫使美国最终接受与中国的和平共存乃至是权力的和平转移 。
我们不会随小人起舞,但也不会容他们胡来 。管控分歧不等于任何程度的懦弱或是投降主义,恰恰相反,它需要我们表现出更强的斗争精神和斗争决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