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症状


脊髓灰质炎症状

文章插图
文章目录
一、脊髓灰质炎症状
二、脊髓灰质炎的预防
三、脊髓灰质炎的康复护理
脊髓灰质炎症状1、脊髓灰质炎症状
1.1、无症状型: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 。感染后无症状出现,但从咽部和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相隔2~4周的双份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中和抗体的4倍增长 。
1.2、顿挫型:约占全部感染者的4%~8% 。临床上表现为发热、疲乏、头痛、嗜睡、咽痛、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而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 。症状约持续1~3 天,即行恢复 。在早期可从咽部、粪便和血液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恢复期可从血清中检出特异性的中和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 。
1.3、无瘫痪型:本型特征为具有前驱期症状,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改变 。前驱期症状与顿挫型相似,几天后出现脑膜刺激征 。患者有头痛、颈痛、背痛、呕吐、颈部和背部强直 。
1.4、瘫痪型:本型只占全部感染者的1%~2% 。其特征为在无瘫痪型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再加上累及脊髓前角灰质、脑或脑神经的病变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脊髓型、延髓型、脑型、混合型4 型,以脊髓型为最常见 。
2、脊髓灰质炎是如何传播的
据目前所知,人类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天然宿主,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经粪-口传播的方式传染给其他人,但也可经口对口的传染方式染病,即也可通过患者的鼻咽部飞沫传播 。脊髓灰质炎病毒从口腔进入人体后迅速播散,在数小时内病毒即开始自我复制 。每个受感染的细胞释放大约500个病毒颗粒 。之后,病毒会通过淋巴结而进入血液 。只要出现病毒血症,脊髓灰质炎病毒就有可能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患者经咽部分泌物排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只持续数天,而通过粪便排出可持续到感染病毒2个月后 。没有症状的感染者也可从咽部和肠道排出病毒,成为疾病的传染源 。
3、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是一种病毒侵犯脊髓前角灰质,即运动神经中枢,遗留的晚期躯干及四肢畸形 。脊髓灰质炎近年来由于重视预防使该病发生率明显降低,仅在农村偶有散在发病 。
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发病后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灰质运动神经,中心区神经细胞坏死,中心区周围炎性浸润、水肿,导致相应周围神经瘫痪 。严重者,患儿死于急性期;较轻者,后遗躯干及肢体畸形,故称婴儿瘫后遗症 。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 1、自动免疫
最早采用的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肌注后保护易感者的效果肯定,且因不含活疫苗,故对免疫缺陷者也十分安全 。某些国家单用灭活疫苗也达到控制和几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显着效果 。
2、被动免疫
未服过疫苗的年幼儿、孕妇、医务人员、免疫低下者、扁桃体摘除等局部手术后,若与患者密切接触,应及早肌注丙种球蛋白,小儿剂量为0.2~0.5ml/kg,或胎盘球蛋白6~9ml,每天1次,连续2天 。免疫力可维持3~6周 。
3、做好日常卫生
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 。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感染变成瘫痪型 。
脊髓灰质炎的康复护理1、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护理
治疗:采取针灸、理疗等措施,帮助神经恢复及防止肌肉变性 。
护理:轻手法被动牵伸关节,防止挛缩 。指导患儿做正在恢复的麻痹肌的主动收缩练习,助力运动,或用悬挂肢体或水中运动的方法,作减负荷的运动练习,运动时要防止正常肌的替代活动 。将肌力不平衡的肢体,用塑料板、辅助器保持在功能位上活动,以防止骨与关节发生畸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