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美究竟在哪里,泰山之美( 二 )


古老的东岳泰山,孕育着丰富多彩的石文化,甚至可以说泰山上一草一木一石,都是有灵性的,都含有文化,也都是故事 。泰山石不仅在石文化中因其内涵丰富而珍贵,而且具备很高的观赏价值 。泰山石的造型千姿百态,图案也千变万化,具有收藏价值的石所崇尚的形、纹、色、质、音,都要具备 。历代赏石专家更是以收藏泰山石为得意之举 。泰山石敢当是古代人们对灵石崇拜的遗俗,山石被神话为人格,是我国流传较久远、影响地域广大的典型民俗现象,属于中国的镇物文化 。
泰山还有吸引人的,独特的自然景观 。其一是泰山的日出 。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泰山的重要标志 。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 。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其二是雾凇和雨凇 。雾凇似霜非霜,似冰非冰,迎风怒放,千姿百态 。使松枝、树丛结满了毛绒绒的冰挂,象一株株巨大的白珊瑚,殿阁披上了柔软的轻纱,大地铺展开洁白的毡毯 。雨凇则使岩石、大地、房顶、林木都结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层,让万物骤然间凝聚成冰的世界;其三是泰山的佛光 。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 。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 。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6-8月中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之时 。其四是泰山的云海玉盘 。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 1500 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 。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 。’游人站在岱顶,俯瞰下界,可见片片白云与滚滚乌云而融为一体,汇成滔滔奔流的“大海”,妙趣横生,又令人心朝起伏 。
泰山是一座气势雄壮的大山,同时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山 。泰山的美离开了它的雄壮的自然特征,一切艺术想象都会失去依凭 。然而泰山的没并不仅限于自然特征,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 。泰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泰山的美 。因此,泰山作为一个盛名景区,规划开发中就要兼顾到泰山景观整体的和谐 。既要保持自然本身的和谐,又要解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以及景观与游人心里、生理上的和谐 。而作为以为游客,在游览中我们善于结合景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去发现、追求两者之间的那份和谐之美 。
泰山地区也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泰山周围地区包括山东丘陵的人,古称夷人,因位于东方,又称“东夷” 。古代东夷人传说是炎帝的子孙,太行山以西黄河中游的居民,传说是黄帝的后裔,经夏、商、周三代,炎黄两大氏族群落的融合,最后融为一体,因此泰山是炎黄子孙的根源之山,是华夏历史文化的两源之一 。
泰山远古文化的历史地理背景,是形成泰山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发展史上特殊地位的人文基础 。泰山,在继承传统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书法文化的同时,还注入了不少红色文化元素,使泰山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她,真不愧是“五岳之尊”、“中华书法名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泰山也是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很早以前,泰山周围就被人类所开发,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 。再早还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 。战国时期,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 。泰山与孔子活动有关的景点有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孔子小天下处、孔子庙、瞻鲁台、猛虎沟等 。神山、文化宝库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 。它是政权的象征,成为一座神圣的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