荩草

基本信息【荩草】中文学名:荩草拼音:jìn cǎo 拉丁学名:Arthraxon hispidus (Thunb.) Makino别 称:绿竹、菉竹、王刍、?草、黄草、蓐、鸱脚莎、晋灼、菉蓐草、细叶秀竹、马耳草、马耳朵草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亚目:科:禾本科亚科:黍亚科族:高粱族属:荩草属
形态特征荩草一年生草本 。秆细弱无毛,基部倾斜,高30-45cm , 分枝多节 。叶鞘短于节间,有短硬疣毛;叶舌膜质,边缘具纤毛;叶片卵状披针形 , 长2-4cm , 宽8-15mm , 除下部边缘生纤毛外,余均无毛 。总状花序细弱 , 长1.5-3cm,2-10个成指状排列或簇生于秆顶 , 穗轴节间无毛,长为小穗的2/3-3/4,小穗挛生,有柄小穗退化成0.2-1mm的柄;无柄小穗长4-4.5mm,卵状披针形,灰绿色或带紫色;第1颖边缘带膜质,有7-9脉,脉上粗糙,先端钝;第2颖近膜质,与第1颖等长,舟形,具3脉,侧脉不明显,先端尖;第1外稃 , 长圆形,先端尖,长约为第1颖的2/3,第2外稃与第1外稃等长,近基部伸出1膝曲的芒 , 芒长6-9mm,下部扭转;雄蕊2;花黄色或紫色,长0.7-1mm 。颖果长圆形,与稃体几等长 。花、果期8-11月 。
生长习性

荩草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