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松大反攻”后,俄乌战局再度逆转?

1月10日 , 乌克兰军方在巴赫穆特发射防空武器 。
这是乌克兰顿涅茨克州东部重镇巴赫穆特2023年1月底的实况 。这座城市及周边村镇在2022年2月俄军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前有近10万居民,如今滞留于满目疮痍土地上的不足10% 。1月中旬以来,俄军占领距巴赫穆特东北约18公里处的小镇索莱达尔,正迅速完成对巴赫穆特的合围 。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ISW)称,俄乌战局已进入第三阶段:2022年2月到7月是俄军主动进攻、乌军防守;7月到11月是乌军大规模反攻、俄军转入守势;11月至2023年1月 , 乌军反攻停滞,俄军寻找重获主动权的机会 。现在,俄军大举突破巴赫穆特战线,意味着攻守之势可能再次逆转 。有分析认为,如果俄军赢得巴赫穆特之战,这将是2022年11月的“赫尔松大反攻”后,俄乌战局出现的最大变化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月31日表示,西方盟国“没有时间继续思考”,应当迅速就加强对乌军事援助做出“强有力决定” 。此前,美国、德国、英国都已确认对乌克兰援助主战坦克,乌政府高层则提出进一步援助F-16战斗机等更多装备的要求 。不过,美国总统拜登当天回答有关援助F-16的问题时,给了一个简短且明确的回应:“不 。”
绕不开的巴赫穆特
2023年1月的最后一周,乌克兰军队控制的进出巴赫穆特的通道遭到俄军猛烈炮击 。29日,俄方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的指挥官宣称,已经控制了城镇以北的道路及居民点,从三面切断了乌军和巴赫穆特的联系 。乌军指挥官对此予以否认,但也承认“现在进城已经太危险” 。“想要离开这里的人都已经离开了 。”一位名叫雅罗斯拉夫斯基的乌军军官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人员说 , “巴赫穆特将没有一座建筑能幸存 。”
【“赫尔松大反攻”后,俄乌战局再度逆转?】危局何解,乌军内部观点不一 。有指挥官支持在此决战 , 雅罗斯拉夫斯基则认为应当撤退以保存力量 。塔斯社援引俄军指挥官的消息称,乌军仍在向巴赫穆特方向运送弹药并加强人员,似有坚守的决心 。
“巴赫穆特的价值不在于城镇,而在于其交通位置 。”一位曾在顿涅茨克州政府任职的乌克兰学者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2014年内战后,巴赫穆特并非乌克兰政府设置的军事防御城市,而是乌军在顿巴斯军事行动的“大后方” 。
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前,巴赫穆特向北扼守顿涅茨克州通往乌控卢甘斯克州最大城市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的唯一交通干线;向南则距顿涅茨克州首府顿涅茨克市不足百公里 。“特别军事行动”中,俄军占领了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及整个乌控卢甘斯克州,这让巴赫穆特变为一线 。如果乌军控制了巴赫穆特及周边交通线 , 就可以随时威胁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的俄军;而如果俄军占据巴赫穆特 , 就可以沿交通线向乌控顿涅茨克州的腹地推进 。
2022年5月,俄军控制卢甘斯克州全境后,沿公路线从东、南、北三面逼近巴赫穆特,僵持半年有余,没有进展 。这固然和一些局部性的胜利有关 , 一个经典战例是,乌军通过空中侦察发现一支试图渡河穿插巴赫穆特后方的俄军装甲支队,对其给予了毁灭性的远程打击 。但根本原因,是乌军从7月开始大规模反攻,先后于北线哈尔科夫州和南线赫尔松州收复大片领土 。军事分析人士多指出,乌军当时占据战场主动权,使俄军疲于应付,从而无法在顿巴斯方向集结决战兵力 。
按乌军情报机构的说法,直到近期调动空降兵部队投入巴赫穆特战线之前,俄军进攻巴赫穆特的主力一直是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的轻装步兵 。有外媒报道称,在乌军第28机械化旅的阵地上 , 缺乏苏制弹药补充的乌军坦克其实很少开炮,主要任务是在山坡上“露头” , 就足以逼退那些没有重武器的瓦格纳步兵 。
“人间地狱”的拉锯战
然而,随着乌军反攻势头在2022年11月之后减退,俄军得以重新部署兵力 。乌军反攻停滞的原因众说纷?。?乌克兰政府高层将之归咎于欧美没有及时提供更多军事援助,让苏制弹药库见底的乌军难以组织起有效火力,来突破俄军的第二道防线 。

“赫尔松大反攻”后,俄乌战局再度逆转?

文章插图
2023年1月3日,人们在巴赫穆特一处人道主义援助中心避难 。
俄方消息则显示,俄军在应对乌军反攻的同时 , 耗费大量资源在卢甘斯克州边境建立了坚固的野战工事 。2022年10月以来 , 缺乏重武器的乌军多次尝试向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方向反击 , 但仅占据少数居民点 , 未能突破俄军工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