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血

牛血《中药大辞典》:牛血拼音Niú Xuè
出处《本草蒙筌》
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血液 。
性味咸,平 。
①《纲目》:"咸,平,无毒 。"
②《本经逢原》:"性温 。"
③《医林纂要》:"甘咸,平 。"
功能主治理血,补中 。治便血,血痢,经闭,血虚羸瘦 。
①《本草蒙筌》:"补血枯 。"
②《纲目》:"解毒利肠 。煮拌醋食,治血痢、便血 。"
③《本经逢原》:"能补脾胃诸虚,治便血、血痢,一切病后羸瘦,咸宜食之 。"
④《医林纂要》:"破瘀通经,利大小便 。"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牛血拼音Niú Xuè
英文名Ox blood, Water Buffalo blood
出处出自《本草蒙筌》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血液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牛时收集血液,鲜用 。
原形态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 。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 。眼、耳都较大 。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 。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 。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 。四肢较短,蹄较大 。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 。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 。食植物性饲料 。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
化学成分黄牛的新鲜牛血浆含90%的水和10%固体物质,后者含蛋白质80%,无机物10%,有机物10% 。血浆的蛋白质主要有三种,即白蛋白(albumin)、球蛋白(globulin)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血清与血浆成分的差别,在于血清中无纤维蛋白原 。全血约含35%-40%的有形物,其中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红细胞中含有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即血红蛋白(ferrohemoglobin),是一种含铁(约0.4%)的复合蛋白质,其蛋白质部分是珠蛋白,其他部分是羟基血红素(hydroxyferroprotoporphyrin),后者脱去铁则成原卟啉(protoporphyrin) 。
非蛋白质的含氮物质,种类颇多,主要为尿素(urea),尿酸(urid acid),肌酸(caeatine),肌酐(creatinine),氨基酸(amino acid)等 。脂类含量虽少,但颇复杂,其中包括磷脂类及胆甾醇(cholesterol) 。碳水化物主要是葡萄糖(glucose),其他有机物有酮体(acetonebody),酚(phenol),乳酸等(lactic acid)等,无机盐主要是氯、碳酸、磷酸、钠、钾、钙、镁盐 。
牛血中还含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glucose),胆红素(bilirubin),β-胡萝卜素(β-carotene),维生素(vitamin)A,α-生育酚(α-tocopherol),DL-α-生育酚乙酸酯(DL-α-tocopheryl acetate)等 。
药理作用1.促进代谢作用幼牛血清去蛋白后提取物,内含氨基酸、甜酸、源吟、脱氧核音、寡肽及无机成分,能显着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加酶活性,加速细胞的氧化磷酸化反应,促进ATP合成,从而激活细胞呼吸,加速组织再生 。其提高氧吸收能力为ATP、辅酶I(Co I)、细胞色素C混合物的2倍 。临床应用能改善心、脑的缺血状态,并能防止照射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由小公牛血清制取的血活素也属于同类药物,实验证明对鼠肝、脑、心、肾等匀浆有促进细胞呼吸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