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和全球史有什么区别

在近年的学术界和大众之中,一种“全球史”的潮流方兴未艾 。“世界史”和“全球史”既然都是世界的历史,那么两者有何区别呢?
“世界史”与“普遍史”密切相关 。西方文明除了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以外,还吸纳了极为重要的来自于犹太教的基督教文明传统 。不同于犹太教极端强调神启、强调只有犹太民族才能获得拯救、强调律法,基督教特别强调对耶稣基督的信仰、强调信仰和救赎的普遍性,并且构造了一个普遍性的末日降临、末日审判和千年王国的世界历史模式,称之为“普遍史”,“普遍史”是“世界史”的前身 。

世界史和全球史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德国史学家兰克
近代以来,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成为了最重要的历史主题,伴随着欧洲领土明确、主权明确 。政治中立的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国家的历史叙事成为了历史学的主流,其代表就是德国历史学家兰克 。
兰克学派强调历史学的科学性,也非常强调以民族国家的历史作为主题来撰写历史,采用的是一种纵向的叙事方式 。而世界史则是民族国家史的简单罗列 。这个时代的“世界史”最鲜明的特点是:1、欧洲中心论,欧洲文明有着极为强烈的优越感;2、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叙事单位;3、简单罗列民族国家的历史,缺乏对其内在联系的深刻剖析 。
世界史和全球史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世界史和全球史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美国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使整个西方思想界和学术界反思欧洲中心论和优越论 。二战后发展迅速的全球化则促使西方史学家思考历史上的交流与互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史学界兴起一种新的“世界史”,其核心要义是“文明互动”,代表历史学家及其代表作有麦克尼尔(著作《西方的兴起》、《世界史》、《人类之网》);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作《全球通史》)和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
这种世界史尝试摆脱民族国家史的纵向观察角度,提倡用世界视野来观察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更加注重各个地区、文明和国家之间的互动联系,揭示世界范围内各种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世界史”和“全球史”基本上同义 。
伴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学术思想界对于现代启蒙理性的反思,“全球史”的内涵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全球史”正在日益与“世界史”拉开距离 。专家指出:目前当代西方的全球史学家们对于全球史的理解大体上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关系 。全球史强调世界诸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只是世界民族国家史的简单罗列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第二,互动 。不同于以往民族国家的叙事,全球史观特别强调文明之间的互动联系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麦克尼尔《人类之网》 。
第三,对比 。全球史观特别强调反思以往的历史叙述,希望通过对比重新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 。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彭慕兰《大分流》等 。
第四,传播 。全球史特别强调物质和文化因素的全球传播,譬如物种传播、细菌传播、火药传播、印刷术传播等 。这方面的代表著作是《枪炮、钢铁和病菌》和《穷国富国》 。
参考文献
刘新成:《全球史观在中国》
刘新成:《文明互动:从文明史到全球史》
钱乘旦:《“世界史”的理论、方法和内容》
一、从概念上讲,世界史的概念外延要比全球史要大得多 。可是,在逻辑学上有个定理,外延越大内涵就越不清晰 。人类有很多世界,比如有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佛家有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但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A Global History)一改史学名称,一下子把我们和这部历史拉的很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