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常见鱼病防治方法 水稻田养鱼农药使用哪些

一、病鱼症状
鱼有病可用肉眼观察,更可用显微镜观察 。下面介绍肉眼观察的一般方法 。
1.正常鱼、健康鱼的鱼体色鲜艳,鳞片、各鳍条完整 , 行动迅速,群游 。见食打强,吃得欢快 。病鱼鱼体发黑,行动缓慢,离群独游或狂窜 。
2.正常鱼鳃丝鲜红,光滑,完整,有活力 。病鱼鳃的颜色异常,或为白桃红色,或为紫红色或发白,在鳃上常见挂有白点 , 鳃缺损处黏着许多污泥,不清洁,黏液很多,不吃食或很少吃食 。
3.正常鱼肠道充满食物,肠道淡红,肛门红肿发炎略外翻,也可见体腔内有虫体 。
4.当巡田检查养殖情况、观察鱼病时,如发现鱼的情况异常 , 
就应该注意观察 , 如看体表、看鳍条、看鳃丝、看肛门,进而解剖看
内脏,如看肠道、看肝脏等 。如看不出,有条件的可用显微镜观察 , 做出正确的治疗与预防方案,及时治好鱼病 。
二、挂篓挂袋法
鱼在发病季节时,可采用挂篓挂袋法消灭鱼经常出没、吃食的场所的病菌及寄生虫 。所谓挂篓挂袋法即在竹篓和布袋内装上药物,让药物在水体中渐渐溶化,待病鱼吃食时,可受到药物的浸泡而消毒杀菌从而消除疾病 。由于药物在食场和鱼的活动场所溶化,就自然地消灭和抑制住水体中的病菌,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这种方法十分安全 。如果小竹篓中或小袋中药物浓度大,鱼受不了,可一闪而过 , 马上远离药场,对鱼无害 。如果鱼体上有病菌可快速杀灭,当然在这水体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很快就会被杀灭,药物消失后可再加药 。鱼病消失后可取篓取袋,挂袋可预防某些强度的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
袋装药为硫酸铜 。硫酸铜的作用是能杀灭原生动物,杀灭青泥苔和水网藻等 。如果每立方水体用0.5克硫酸铜、0.2克硫酸亚铁混合化水全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隐鞭虫、斜管虫、口丝虫、毛管虫等病,如果每立方米水体用8克硫酸铜和10克漂白粉混合液浸泡病鱼,除防治上述寄生虫病外 , 还可防治草鱼的烂腮和赤皮?。谂菔币阅褪芏任?。
挂篓法是在小竹篓内装漂白粉挂于食场和鱼经常活动处,稻田内挂于鱼坑和大沟处 。漂白粉有腐蚀性 , 不能用布袋装挂 。漂白粉挂篓防治细菌性疾病效果好,对寄生虫病效果差 。
漂白粉挂篓要挂在鱼出没处 。如果是底层鱼,篓要挂在底层,如果是中层鱼 , 篓要挂在中层,让漂白粉溶液很自然地多与鱼接触,预防和消灭细菌性鱼病 。
三、药物泼散法
鱼病季节、鱼病到来之前,用药物化水全池泼洒,可以预防或减少、减轻鱼病发生,达到预防鱼病的目的 。
泼洒时应该有重点有目的地泼洒 。这个重点和目的应该是根据养殖鱼类的生活特性来泼洒 。如草食及杂食性的鲤、草鱼的鱼苗喜欢沿池边泼洒 。而鲫、青鱼、鲢、鳙鱼四种鱼喜欢全池找食物,所以对这四种鱼的泼洒药物应该全池泼洒 。因鱼而异 , 采取不同的泼洒法,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 。
全池泼洒防治鱼病的药物:
1.漂白粉 。鱼病发病季节 , 每半月泼洒1次,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漂白粉适于治疗细菌性鱼病 。
2.生石灰 。生石灰防治鱼病效果比漂白粉全面 , 它对寄生虫也有效果 。如果稻田中水质过酸,就养不好鱼,因鱼喜欢微碱性的水质 。因此,对水质过酸的稻田要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用法为,在晴天的下午将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中用生石灰14-20克,每月用1次或每20天1次 。
【稻田养鱼常见鱼病防治方法 水稻田养鱼农药使用哪些】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 。全池泼洒,用量为每月或每2个月全池泼洒1次,每次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克(硫酸铜为05 , 硫酸亚铁为0.2)可预防多种寄生虫鱼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