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茶与健康:掌握饮茶安全法则


十二 茶与健康:掌握饮茶安全法则

文章插图
既然古代的茶,能出奇制胜地治愈了头疼,那么,到了今天,茶治疗头痛的疗效,为什么就不显著了呢?或者说已经完全失效 。在一千年之内,茶树的基因并没有发生多少突变呀!窥其关键,还在于一个“煮”字,煮茶辅料有真经 。
在唐朝,一代煎茶道大师常伯熊,饮茶过量的遭遇和晚年因之患病的窘迫,令人唏嘘不已 。常伯熊曾翩翩,常常“着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赢得左右刮目 。据《封氏闻见记》记载:“有常伯熊者,又为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封演视野中的“广”润色之,是强调常伯熊协助陆羽大幅度地修改、润色过《茶经》 。《茶经·之煮》《茶经·之饮》等几篇,很难说没有蕴含着常伯熊的心血与智慧 。不仅如此,他还以身示范,引导和带动王公贵族们学习煎茶,极大地推动着唐代的煎茶繁荣与茶道大行 。公正客观地讲,在唐代,常伯熊对煎茶道的推动和贡献,几乎是无人匹敌,其影响力是远超陆羽的,可谓厥功至伟 。只可惜,有些历史总是被人刻意淡忘 。历史不应该忘记,无数像常伯熊一样,虽述而不作,却对茶的清香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诸位先贤 。作为推广煎茶急先锋的常伯熊,终因喝茶过浓过多,损害了他的健康而罹患重病,故常伯熊“晚节亦不劝人多饮也” 。
旧爱玉颜今自恨 。浓尽必枯,因茶伤己,常伯熊先生应该是中国饮茶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被茶误伤的大师 。他晚年会不会独自暗吟:我最爱的茶伤我最重,也未可知 。
假如常伯熊先生,过量饮用的不是改良后的煎茶,他大概不至于会在晚年因茶患病,然而,历史不容假设 。倘若果真如此,在中国煎茶史上,就缺少了一段令人“左右刮目”的精彩 。
古老的煮茶与煎茶,各有千秋,不能简单地去厚此薄彼 。饮茶的发展历程,从食药并举,发展到广泛的食用与饮用,我们的祖先们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甚至付出过沉重的代价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寻觅和摸索出与茶配伍的最佳辅料,其本质,也是一个与身心健康不断磨合、妥协的结果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煮茶方式的形成,包含着古人丰富沧桑的生活阅历以及高超的生存与养生智慧 。很多诸如煮茶的优秀民俗遗存,都在我们的熟视无睹和不经意之间,慢慢湮没于无声无息之中,不能不为之遗憾 。
煎茶的发展与完善,是对煮茶方式的扬弃 。煎茶虽然剥离了茶汤中驳杂、陆离的滋味,纯净了香气,使茶的真味真香得以准确表达,变得更纯净、更清雅了,但是,当茶饮缺少了必要的制衡机制,茶汤的偏性就会显露出来 。因此,对茶饮用方式的选择,需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综合权衡 。对饮茶的量和度,更需要适当节制,否则会过犹不及,贻害健康 。
【十二 茶与健康:掌握饮茶安全法则】在唐代,有篇《伐茶饮序》这样写道:“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耗精,终身之苦斯大 。获益则归功茶力,贻害则不谓茶灾 。”宋代以前的文献,如同今天纷纷扰扰的茶界一样,人们只吹嘘饮茶如何轻身换骨、羽化成仙;只大谈茶的功效及如何治疗疾病,却很少涉及饮茶过量的危害和弊端,所以,此文并没有引起时人的关注 。唐人描述的饮茶之害,虽有夸大之处,但在今天,作为一剂诫饮戒贪的清凉散,也确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
明代的李贽最是清醒,他在《茶夹铭》一文,说饮茶过量贻害身体,应归咎为个人的把控问题,与茶无关 。茶本身既不媚人,也不害人,有害的是人内心的贪欲和无明,还是在“用”上出了偏差 。因此,愿与之始终,一味清苦到底 。李贽算是罕有的懂茶之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