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美景介绍10字 圆明园还有什么美景介绍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 , 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 , 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 , 与颐和园毗邻 , 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 , 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 , 还有许多小园 , 分布在东、西、南三面 , 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 , 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 , 一百五十余景 , 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 , 处理军政事务 , 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 , 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 。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 , 拓展原赐园 , 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 , 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 , 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 , 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朝 , 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 , 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帝时 , 国事日衰 , 财力不足 , 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 , 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 , 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 , 抢掠文物 , 焚烧 , 同治帝时欲修复 , 后因财政困难 , 被迫停止 , 改建其它建筑 。八国联军之后 , 又遭到匪盗的打击 , 终变成一片废墟 。
1860年10月18日 , 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 , 纵火焚烧圆明园 , 大火三天三夜不灭 , 烟云笼罩北京城 , 久久不散 。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 。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 , 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 , 但门窗多有不齐 , 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 。自此同时 , 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 , 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 , 因他们来得突然 , 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 , 所以 , 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 , 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 。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 , 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 , 但是由于圆明园的面积太大 , 景点分散 , 而且水域辽阔 , 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 。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 , 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 。如 , 圆明园的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藏舟坞 , 万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
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 , 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 。在十年动乱中 , 遗址虽然遭到过一些破坏 , 但它毕竟被保住了:整个圆明园的水系山形和万园之园的园林格局依然存在 , 近半数的土地成为绿化地带 。十几万株树木蔚然成林 , 多数建筑基址尚可找到 , 数十处假山叠石仍然可见 , 西洋楼遗址的石雕残迹颇引人注目 。1976年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 , 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展 , 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 , 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园杯设施从无到有 , 逐年有所改善 , 来园凭吊游览者有大幅度增加 , 圆明园园史展览馆 , 自1979年11月举办 , 其中十分之一为中小学生参观 。1983年 , 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 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 。同年 , 北京市政府拨出专款 , 修复了长春园的东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围墙 。在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及圆明园学会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 , 1984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与海淀乡园内农民实现了联合 , 采取民办公助形式 , 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 , 共同开发建设遗址公园 。从而使遗址保护整修工作迈出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首期工程是整修福海 , 1984年12月1日破土动工 , 历时7个月蓄水放船 。1985年孟冬接着整修绮春园山形水系 , 至次年初夏完成 。这两期工程均以挖湖补山为主 , 并修建园路桥涵和园林服务设施 , 清整古建基址 , 进行绿化美化 。两年动土方40万立方米 , 使ll0公顷范围的山形水系基本恢复原貌 , 其中水面55公顷 。福海中心蓬岛瑶台东岛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岛庭院 , 绮春园的新宫门 , 以及西洋楼的欧式迷宫(万花阵) , 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样修复 。后又经两年整修提高 , 遗址公园初具规模 , 于1988年6月29日 , 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