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间套种技术 玉米间套食用菌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 二 )


2.食用菌间套栽培技术 。为了使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适合玉米田间环境,采用塑料袋装菌棒栽培法 。其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防止杂菌污染 。在接种发酵等过程中,不会因污染而影响全部培养料 。二是袋装栽培由于有塑料袋的封闭作用,自身保温保湿性能好,在发菌过程中相互堆码在-起 , 有较好的保热保湿效果 。
2.1选择适宜的食用菌种玉米间套食用菌,由于环境条件与菇房和温室栽培不同,针对玉米生长中后期,气温高的特点,应选择耐高温的平菇、草菇等食用菌品种为好 。其特点是适应高温环境,菌丝体生长温度为15~35摄氏度 , 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0~32摄氏度 , 当玉米进入抽穗期时田间温度为25~30摄氏度,较适合菌丝体生长,在玉米乳熟期后,田间温度为23摄氏度左右,吻合子实体生长发育 。
2.2选择适宜的培养料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培养料种类很多,其中以棉籽壳的效果最好,其生物效率较高,一般在180%以上 。在选料时,要尽量选新鲜、未经雨淋、无霉变的培养料,在烈日下曝晒2~3天,以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料中杂菌 。其配方为:棉籽壳100% , 外加石灰2%,按料水比为1∶1.2~1.3搅拌均匀,含水量60%~65% , 即可装袋接种 。
2.3装袋接种接种前将压制好的直径25公分,长47公分的塑料袋的一端扎好,将转级好的菌种撒一些于扎口处,然后向袋内装拌均匀的培养料,边装边压实 , 装至袋的体积的三分之一处撒一层菌种,继续装料,同样边装边压实,在袋的三分之二处再撒一层菌种,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装料至袋口处撒一层菌种,压实后将袋口扎紧 。应特别注意在装料、撒菌种及搬运的全部过程中都轻拿轻放 , 不要把袋子弄破 , 以免引起杂菌污染,每袋装培养科1.5千克 。
2.4排袋发菌在选择好的闲置房屋内用石灰水或杀菌液进行喷酒消毒 。房屋内要保持通风、阴凉,阳光不能直射 , 门窗用草帘遮盖 。将接种好的袋子轻轻地搬入室内进行发菌,一般采用料袋堆垛方式 , 但不宜太高太厚,垛与垛之间留出走道,5天菌丝开始萌发 , 由于袋内自身产生的发酵热,菌丝生长很快 。堆上最好遮盖物,以创造黑暗阴凉的发菌环境 。随菌丝生长量的增加,料温和室温升高,这时应每天将菌袋位置交换,当菌袋的菌丝长到3~5公分时,可用消毒的铁丝,从袋的一端穿到另一端,均匀穿透4~5次 , 以加强通气,提高发菌速度,当堆垛温度达到28摄氏度或料内温度达到30摄氏度时 , 应及时向堆垛上面覆盖物喷水降温,同时要定时检查污染情况,若发现杂菌污染应立即剔除,搬出发菌场地妥善处理 。
2.5菌袋移植当菌丝长满菌袋后,此时玉米进入抽穗期 , 将发好菌的菌袋堆码于玉米行间 , 高度以3层为宜,堆上遮盖并喷水降温,进行低温刺激2~3天,待菌袋两头形成大量菇蕾并长满菌袋口时,将扎口松开,保持空气湿度85%~95%之间 。随着子实体的增大,袋口要逐渐松开扩大,以利于子实体的迅速生长,待第-潮菇采完之后,再将袋口扎起并留-小孔,以达到养菌和促进子实体形成的目的 。
【玉米间套种技术 玉米间套食用菌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2.6菌袋栽植和出菇管理待第-潮菇采完之后,即在玉米行间开沟进行袋装菌棒栽植,春种和夏直播的玉米在大行距间开沟100公分,深30公分,灌足水并等水渗完之后,脱去菌棒外的塑料袋栽植于畦沟内,畦沟内栽植4行 。同样方式,麦田套种的玉米 , 在畦面开沟50公分,深30公分,栽植2行菌棒,再覆土2~3公分 , 喷适量水,以利菌棒保湿,7~9天后即可生产第二潮菇,进入正常的出菇管理 。
由于大由气候较难控制,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田间的湿度 。当田间地面上空相对湿度低于80%时,需要喷水,确保田间的湿度85%~95% 。二是遇阴雨天气 , 应在雨前采菇,不能采摘时用塑料薄膜盖好,以免雨水溅起的泥沙影响菇体质量,而降低其商品价值 。三是玉米进入8月中旬后气温较高,应注意遮阴降温 , 防止菌丝高温老化,进入9月下旬后气温有所降低,可以去除覆盖物,继续加强出菇管理,可以延长出菇期,增加产量,一般可以生产4~5潮菇 。四是玉米生长后期按常规管理,收获玉米时,先收玉米棒 , 待全部出菇结束后,再收获秸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