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鱼胆

麻鱼胆拼音Má Yú Dǎn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厚唇重唇鱼的胆囊 。
【麻鱼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iptychus(Gymnodiptychus)pachycheilus(Herzenstein)2.Gymnocypris przewalskii(Kessler)3.Gymnocypris edlini Herzenstein
采收和储藏:捕得后,取胆囊,晾干 。或取鲜胆汁用 。
原形态1.厚唇重唇鱼,体长圆筒形,稍侧扁,尾柄细圆 。头锥形,吻突出 。口下位,马蹄形,下颌无锐利的角质 。唇发达,下唇表面具皱纹,左、右下唇叶在前方互相连接,未连接部分各自向内翻卷,无中间叶,唇后沟连续 。口角有须1对,粗短,长度稍大于眼 径,末端约到达眼球后缘下方,咽头齿2行,细圆,顶端尖,略弯曲,咀嚼面凹陷呈匙状 。体表褐露无鳞,仅在肩带部分有2-4行不规则的圆鳞 。侧线平直 。背鳍具2不分支的鳍条和8-9分支的鳍条,最后一根不分支鳍条为软棘,无锯齿 。腹鳍1,9-10,基部起点一般与背鳍第7条分支鳍条相对 。臀鳍2,5 。胸鳍1,17-19,尾鳍分叉 。体背部和头顶端黄褐色或灰褐色,较均匀地散布黑色斑点,在侧线下方也有少数斑点 。腹部灰白或黄白 。背鳍浅灰,尾鳍浅红,有小红点 。
2.青海湖裸鲤,体延长,稍侧扁;头锥形,呈马蹄形;下颌前缘无锐利角质;下唇细狭,分为左、右下唇叶;唇后沟中断;无须 。身体褐露无鳞,除臀鳞外,仅在肩带部分有3-4行不规则的鳞片;臀鳞每侧23-27枚,行列前端到边腹鳞基部 。背鳍3,7-8;臀鳍2,5;胸鳍1,17-18;腹鳍1,8 。下咽齿40(25-53) 。下咽骨呈弧形,其长度匙表 。鳔两室,后室的长度为前室的2.0-2.7倍 。肠管长度为标准长的1.5-2.0倍,腹膜黑色 。体背部黄褐色或灰褐色,腹部浅黄色或灰白色,体侧有少数不规则的块状暗斑,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微呈汪红色或浅灰色 。
3.花斑裸鲤,体长形,侧扁 。头呈锥形 。口唇下位,口裂大 。下颌无锐利角质边缘,下唇较窄 。无须 。下咽齿2行,齿式为3,4-4.3 。第1鳃弓的外侧鳃耙14(12-18)个,内侧鳃耙20(17-24)个 。脊椎骨50个 。头部后方的肩带部分有2-4行不规则的鳞片,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一列大鳞,体其余部分裸露无鳞 。背鳍有3根不分支鳍条和7根分支鳍条,其中最后1根兴发支鳍条很发达,后缘两侧各有21-31枚锯齿 。臀鳍具2根不分支鳍条和5根分支鳍条 。身体背部暗褐色或青灰色,背侧部具多数不规则白斑纹,背鳍和尾鳍常有褐色小斑点 。腹部为浅黄色或银灰色 。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长江上游各水系的高原宽谷河流中在河湾回水处较常见 。以水生动物石蛾幼虫、端足虾、石蝇的稚虫等为食,也食少量的植物碎屑 。生殖期约在4-5月 。
2.喜生活的浅水中,也常见于滩边洄水区或大石滩之间流水较缓的地方,或是在深潭、岩石缝中为冷水鱼类,适应强 。在咸淡水也可生活 。幼鱼孵出后,即成群游泳,多集中于河口 。主要摄食动物性食料,以水生昆虫及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虫卵为最常见 。
3.生活于静水或缓流中以水底栖息动物和植物腐屑为食,有时也吞食一些小型鱼类 。每年的5-6月,集群产卵于江河的缓流或具沙底的浅水区 。
资源分布:1.分布于长江上游、雅砻江及黄河上游等水系 。
2.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支流 。
3.在深水区域内越冬 。甘肃、青海、四川与黄河邻近水系均有分布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障翳 。主疮疡;白内障;烧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用干胆研末调敷或鲜胆汁涂擦、点眼 。
摘录《中华本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