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啊 苏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苏州是座有历史的城市 。乌鹊桥、丁香巷、桃花坞、采香泾,一个个好听的名字读起来都觉得自己文艺范儿了 。苏州崇文:从东晋衣冠南渡到宋室南迁,北方文人几乎都迁到了江南 。清代苏州出了26名状元,占全国1/5,苏州籍两院院士120名,占全国1/1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院士之乡” 。苏州人饱读诗书、温文尔雅、琴棋书画,风流倜傥 。苏州尚武:春秋时吴王阖闾在此建都,齐国人孙武、楚国人伍子胥带领蛮族进入中原翻江倒海,这就好比越南人饮马长江 。专诸刺王僚铁骨铮铮,五人反奸宦义薄云天 。
苏州经济繁荣却很低调 。经济上曾被叫“苏老五”好多年,GDP仅次于北上广深,近年才被津、渝超越 。苏州无山水之险要、行政级别低,从来不是国家规划的中心城市,国家几乎没有在苏州布局钢铁、化工、车船、军工等重要工业,也缺乏教育、科研、医疗资源,但苏州人没有抱怨,而是选择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从乡镇企业做起,从上海招来周末院士,苏南模式名满天下 。再放下身段,做上海的工厂,世界五百强几乎都在苏州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立更是苏州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苏州企业从给外企做配套开始一步步学,沙钢、金螳螂、阿特斯、恒力、同程网、波司登、亨通、蜗牛这些巨头就慢慢有了 。
很多人说苏州经济是血汗工厂、厂妹经济、中等陷阱,但是我想通过几个数据改变您的观念:苏州上市公司数量98家,全国第五;苏州新三板挂牌112家,全国第三;苏州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国第五,PCT专利申请量全国第四;苏州千万富翁数量19000人,身边每344人就有一个千万富翁;园区大专以上人才占就业人口比重38.5%……如果政治体制不改变,就综合实力而言,苏州大概永远不会超过上海、南京、杭州三强,但她永远属于中国最富裕的地区,老百姓的日子可能更富足 。2014年苏州人均GDP仅次于深圳,别说什么世界工厂拼出来的,你行你也拼 。
在城市建设经营上,苏州是一面双面绣,和而不同 。苏州城市格局采取了“古城完整保护,四面建新城”的模式,简单说就是“一核四城”,即城市中心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高度限制,道路不能拓宽,河道不能填平 。而高楼大厦为主的新区围绕在古城四周建设 。这种模式铺开了摊子,舒展了筋骨 。由于中间隔了一个古城区,整个建成区面积相当大,从最西端的高新区科技城到东部的园区星华街全程高架要一个多小时 。苏州还提出“四角山水”的概念,城市四角分别是阳澄湖、独墅湖、石湖、三角嘴湿地,然后沟通护城河和古城水系,遥望京杭大运河和太湖,完美的水乡江南城市 。苏州古城区延续着传统的城市肌理、历史风韵和地域特色 。保持了粉墙黛瓦,过一人的小巷,小桥流水;工业园区是新加坡设计规划,是中国新城区的当之无愧的第一 。苏州有人文有山水,古城区人文冠绝江南,太湖烟波浩渺,壮丽无比 。苏州融合了城市与乡村,自然与人文,中国与国外,古代与现代,不能说那种好,那就都留下来试试吧 !以前大家都叫我“小苏州”,但在新城里,我围着金鸡湖造CBD,不知不觉之间这个比西湖还大的湖被圈进了城市肚子里,终成我“大苏州”之宏图 。
古城区,整体古城水乡风貌得到保持 。苏州出土过一块宋代的《平江图》碑,碑上刻画了宋代平江府的城市格局 。古代的江南水道纵横、桥梁密布,人们“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城市格局水陆并行,房屋临水而建,船可以停到自家门口 。现代的人们惊奇的发现,除了干将路、人民路一综一横主干道是拓宽形成的六车道,苏州城市格局和平江图还能几乎一致,大量的小巷子是只能通行自行车的,一路旁边常有一河,水路并行 。房子都是七层以下的楼房,古城内最高点是北寺塔 。反例则是杭州、无锡这些城市,河道被填,没有水乡的影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