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李鸿章那些人那么怕慈禧太后?


大家好 。我是勇战王聊历史 。

为什么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李鸿章那些人那么怕慈禧太后?

文章插图
首先 。道光以后各个皇帝寿命太短 。还没孩子 。这其实也预示着大清皇统的危机 。晚清御史胡思敬在谈到光绪皇帝无嗣继位时说:“国统再绝 。而家无令子 。识者早知其必有乱矣 。”
为什么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李鸿章那些人那么怕慈禧太后?

文章插图
其次 。就是因为慈禧太后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咸丰帝死后 。清廷内部开始实行的虽是“垂帘辅政 。盖兼有之”的权力机制 。这就是“太后垂帘 。八大臣辅政” 。但是 。慈禧毕竟是皇帝母亲 。地位高于八位辅政大臣 。
恭亲王奕欣在辛酉政变后 。持功自傲 。又是咸丰帝兄弟 。事事都想压制慈禧这个孤儿寡母 。结果 。被慈禧以欺君藐上的罪名革职 。恭亲王马上服软了 。
为什么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李鸿章那些人那么怕慈禧太后?

文章插图
为什么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李鸿章那些人那么怕慈禧太后?

文章插图
恭亲王、醇亲王怕慈禧 。是因为地位和慈禧差着呢 。恭亲王算是咸丰帝兄弟 。而慈禧确实同治皇帝生母!血缘关系上差着呢 。醇亲王还不如恭亲王 。关系更远 。
翁同龢、李鸿章他们怕慈禧太正常了 。他们本来就是大清的奴才 。大清的臣子 。毕竟慈禧执掌清朝实权 。慈禧代表了满清皇室 。代表了整个大清朝 。再加上 。这两位都是接受“忠君思想”教育的 。更加敬畏慈禧太后 。
(首发|勇战王聊历史 欢迎点评加关注 。感谢您的阅读)
其他观点:
怕?谁说的?就说李鸿章在同治三年见了慈禧太后第一面以后 。回来对慈禧太后的评价就是“有韬略 。却无大才” 。你能说这是把李鸿章给吓着了?明摆着 。此时的李鸿章心理是十分失望 。为什么会有这个评价 。我们看一下当时发生的事情经过 。
当时李鸿章进京面圣主要是说三个事:
第一 。剿灭了洪杨之乱以后 。曾国藩为了避免“拥兵自重”的嫌疑 。主动请求裁军 。但李鸿章认为 。如今内忧外患 。绝对不能裁军;
第二 。左宗棠老毛病又犯了 。上书弹劾李鸿章“越境掠功” 。但是这事是人家李鸿章奉旨行事 。所以李鸿章得来跟朝廷讨个说法;
第三 。则是为清廷提出的建议 。李鸿章要办洋务 。希望朝廷支持 。
都是正经事吧?但可能是事情太正经了 。一时半会儿做不了决断 。于是慈禧太后就并没有直接回复 。而是问李鸿章一路如何过来的?很辛苦吧?家中有几个孩子?……总之 。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拉家常 。这就说明其实当时慈禧太后并没有能力一下子做出决断 。所以就想把话岔开 。好往后推一推再解决 。
慈禧太后这么做未尝不可 。但是李鸿章何许人也?那是盖世无双的英雄豪杰 。你这么对人家明显不是以国士相待 。所以李鸿章回家后就对儿子李经方那里说慈禧太后为人:
“有韬略 。却无大才” 。
说白了 。情商很高 。智商也就是一般 。
而稍后 。李鸿章的老师 。中兴名臣之首 。曾国藩在见过两宫太后 。回来也失望的说:
“两宫才地平常 。见面无一要语” 。
说白了 。慈禧太后这种政治家和霍光一样 。从小出身“基层” 。没有条件像李经方这种世家子弟 。自幼耳濡目染的受到正规的政治教育 。这些白手起家的政治家们每走一步 。都是凭着自身对人情世故的把握和人生经验的积累 。而此才三十出头就寡妇失业的慈禧太后又实在不可能又太多的经验积累 。所以说话办事不得要领也是必然的 。还拿汉朝的霍光打比方 。他们这种政治家最大弱点就是“不学亡术 。暗于大理” 。
至于醇贤王、光绪帝父子和恭忠王“怕”慈禧太后 。那是因为慈禧太后是家里的长辈 。尤其守寡的大嫂 。在大家族中总是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宗室中敬重皇太后首先是敬重人家的辈分 。其次才是权威 。
一位研究慈禧太后的资深学者曾经非常客观的总结了慈禧太后近半个世纪的统治:
“慈禧太后确实很差很差 。但后来的那些统治者相比 。她反而是最不坏的……这就是中国百年史 。不是比好 。而是比差 。”
为什么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李鸿章那些人那么怕慈禧太后?

文章插图
孝钦太后 。
为什么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李鸿章那些人那么怕慈禧太后?

文章插图
为什么光绪帝、恭亲王、醇亲王、翁同龢、李鸿章那些人那么怕慈禧太后?

文章插图
李文忠相国 。
其他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