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三国演义》里许多故事不靠谱 。但三顾茅庐的事恐怕是真的 。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当时刘备驻屯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 。刘备很器重他 。徐庶对刘备说:
“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 。不可屈致③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 。凡④三往 。乃见 。
《三国志》说得很清楚 。就是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刘备想让徐庶叫上诸葛亮一起来 。但徐庶说 。诸葛亮是卧龙 。大才 。不能随随便便呼来呼去 。必须亲自前往去请才行 。
这里没有说 。司马徽提前为卧龙凤雏做过广告 。
刘备也很听话 。因为实在是想办大事 。需要高明的人指点 。
于是 。就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
文章插图
这个事哪 。诸葛亮会不会算 。不好说 。突然大老远来拜访 。见不着也是常事 。
刘备也不傻 。见不着人 。但总会留下一句话吧 。比如 。说过几天一定再来拜访 。
出于礼节 。诸葛亮应该回访才是 。可诸葛亮没有哦 。
唯一的解释 。就是诸葛亮不乐于去掺和 。但也不好拒绝 。最人性的做法那就是回避 。
刘备二顾茅庐 。还是没有见到 。因为诸葛亮不想见嘛 。
但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哦 。三顾茅庐的时候 。再不朝面就说不过去了 。
否则就是 。刘备再也不会来了;将来有一天诸葛亮落到刘备手里 。将会很难看;架子太大 。以后谁也不会再来拜访了 。
归根结底 。诸葛亮还是想出来做事 。至于说被感动 。这不是没有一点成分在里面 。但诸葛亮出山 。主要还是理性的选择 。而不仅仅是情感的选择 。
有人说 。“三”在古文里是多的意思 。不具体指明就是三次 。但两次及两次一下没有说三的 。起码是三次以上 。
陈寿是蜀汉时期官吏 。尽管《三国志》成书于西晋 。但诸葛亮的名望还没有凌驾于刘备之上 。绝不会故意说刘备多次拜访 。诸葛亮就是不朝面的意思 。
有说法是 。诸葛亮曾经拜访过刘备 。这也不矛盾 。
刘备提出请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恢复回去考虑考虑 。这是常理 。
得不到诸葛亮的回复 。刘备再次上门请教也是可能的事 。
因而 。三顾茅庐恐怕是真的 。确有其事 。
具体怎样一个细节 。可以去看演义 。也可以自己琢磨 。史书没有交代的很细致 。也就不好多说了 。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历史上三顾茅庐确有其事 。但是却两个版本 。
第一个版本和《三国演义》是一致的 。即刘备三顾诸葛亮 。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如是记载: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 。先主器之 。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 。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 。凡三往 。乃见 。
而第二个版本则比较让大家出乎意料了 。那就是三顾茅庐实际上是诸葛亮主动拜访的刘备 。出自
对《诸葛亮传》注引的《魏略》中的内容:
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 。是时曹公方定河北 。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而刘表性缓 。不晓军事 。亮乃北行见备 。备与亮非旧 。又以其年少 。以诸生意待之 。坐集既毕 。众宾皆去 。而亮独留 。备亦不问其所欲言 。备性好结毦 。时適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 。备因手自结之 。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 。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 。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 。”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 。”曰:“今皆不及 。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 。以此待敌 。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 。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 。而著籍者寡 。平居发调 。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 。令国中凡有游户 。皆使自实 。因录以益众可也 。”
文章插图
至于谁是假的 。我认为可以通过分析一下当时刘邦和诸葛亮两个人的处境 。到底谁更需要谁多一点 。那么自然 。需要者肯定要“三顾”被需要者 。
首先说说刘备 。投靠在刘表的麾下 。其实是很尴尬的一个局面 。
推荐阅读
- 电脑设置密码打不开?
- 电脑上的设置打不开,没有反应,应该怎么处理?
- 刘备三顾茅庐是否真实存在?
- 有哪些好看的美国越战题材电影推荐?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请问古人取名有什么讲究?
- 三顾茅庐刘备离诸葛亮有多远?前后花了多长时间?
- 欧阳修在文学上是八大家之一,政治上有什么作为吗?
- 诸葛亮为什么偏要刘备三顾茅庐?
- 指南针n代表什么 指南针最早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