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仅24字\"六不准\"家规,竟成就200年晋商翘楚?


为何仅24字\"六不准\"家规,竟成就200年晋商翘楚?

文章插图
1991年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把这座宅院的红灯笼挂在了中国老百姓的心窝里 。2006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更是把这座宅院的文化底蕴和背后的晋商乔氏家族展现在世人面前 。
01
乔家大院:
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为何仅24字\"六不准\"家规,竟成就200年晋商翘楚?

文章插图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 。是晋商乔氏家族的祖宅 。由在中堂、德兴堂、宁守堂、保元堂和花园组成 。总占地面积24000余平方米 。其中 。在中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至今保存完好 。分为6个大院 。内套20个小院 。313间房屋 。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 。从空中俯视 。院落恰似一个“囍”字 。
为何仅24字\"六不准\"家规,竟成就200年晋商翘楚?

文章插图
乔家大院全景
整个乔家大院布局严谨 。设计精巧 。建筑考究 。砖瓦磨合 。精工细做 。斗栱飞檐 。彩饰金装 。工艺精湛 。
为何仅24字\"六不准\"家规,竟成就200年晋商翘楚?

文章插图
楼院雄姿
就拿屋顶来说 。可谓高低错落 。变化多端 。有双坡五脊的硬山顶 。也有四坡九脊的歇山顶 。最有特色的是两坡相接处砌成曲面的卷棚顶 。那优美柔顺的弧形 。像极了山西人温情的性格 。
此外 。一条条通道和台阶 。将乔家大院所有平房屋顶连成了一个高悬的空间 。在这里夏天可以纳凉 。冬日里可以晒太阳 。
为何仅24字\"六不准\"家规,竟成就200年晋商翘楚?

文章插图
乔家大院内形式各异的烟囱
乔家大院的屋顶上建有140多个精雕细琢的烟囱 。细看竟没有一个是重样的 。烟囱的下半部用条砖砌成中空的方斗形 。上半部用砖雕成房屋、门窗、屋顶、飞檐等造型 。样样俱全 。精致逼真 。犹如一座座微型建筑矗立在空中 。
为何仅24字\"六不准\"家规,竟成就200年晋商翘楚?

文章插图
大院里精美的砖雕艺术
乔家大院里的文化遗存也极为丰富 。走进大院 。满眼皆是砖雕、木雕、石雕 。各种各样寓意吉祥、教化、希冀的图案 。布满门楣、梁柱、护栏、房檐、窗棂、影壁 。如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 。象征家族繁衍的葡萄 。象征大富大贵的牡丹 。喜鹊登枝、梅兰竹菊、麒麟送子、福禄寿三星、和合二仙等艺术设计 。不胜枚举 。其造型繁复而不杂乱 。紧密而不淤塞 。生动而不粗俗 。典雅而不晦涩 。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这些美轮美奂的图案 。巧夺天工的雕刻 。将一座青砖灰瓦、高屋厚墙的建筑 。变成了一座充满生活气息 。充满人文情趣 。充满生命灵性的院落 。
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 。登上大院的屋顶 。俯瞰被太阳余晖镀上金色的建筑 。似乎能看到那些曾经在大院里生活过的乔家人 。一个一个从历史的深处走来 。
为何仅24字\"六不准\"家规,竟成就200年晋商翘楚?

文章插图
02
从穷苦农家到富商巨贾 。
200多年的家族传奇
乔贵发:不惮劳苦初创家业
乔家大院的乔氏家族原是穷苦农民 。发家始祖是乔贵发 。乔贵发幼年父母双亡 。寄人篱下 。乾隆初年 。乔贵发为做生意“走西口” 。后来和秦姓同乡在包头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 。经营草料、粮、油、米、面等商品交易业务 。
在发展过程中 。有一次 。因为乔秦两人投资失败 。再加上当时生意不景气 。欠下不少债 。“广盛公”一度濒临破产 。好在“广盛公”的许多生意伙伴认为乔秦两人为人处世不错 。讲究诚信 。不忍看他们破产 。便借给“广盛公”很多银两 。以度过危机 。并相约三年后再来收欠账 。三年后 。“广盛公”得以起死回生 。不但还清欠款 。生意更加兴隆 。
由此 。乔贵发立下家规 。要“慎待相与”(相与 。山西方言 。指生意伙伴) 。他告诫家人:一定要谨慎考察生意伙伴的人品信誉 。不本分老实的人 。就是利润再大 。也不与之交往;一旦认准结交了 。在对方遇到困难的时候 。就要竭力相助 。即使明知无利可图 。也不绝交 。
为何仅24字\"六不准\"家规,竟成就200年晋商翘楚?

文章插图
德兴堂
后来秦姓同乡撤出了股份 。“广盛公”改组为“复盛公” 。乔家开始独资经营商号 。在包头地区发展迅速 。财力日渐雄厚 。乔贵发发达以后 。给三个儿子都盖了房 。并起了堂号 。老大的宅院叫“德兴堂” 。老二的宅院叫“宁守堂” 。老三的宅院叫“在中堂” 。更重要的是 。他给后人留下了24字的“六不准”家规:不准纳妾;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吸毒;不准虐仆;不准酗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