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是发达国家吗?( 四 )


韩国是发达国家吗?

文章插图
这一时期的国际格局也对韩国相当有利:这一时期欧美日开始了产业转移 。韩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吸引外资对造船、电子、机械、钢铁、汽车、石化、原子能等技术集约型核心产业进行重点发展 。这一时期的韩国政府会在各领域选定一两个民间企业树立典范并对其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倾斜以制造示范效应 。朴正熙政府首先从国家的基础设施入手——电力、化肥 。因为这两项直接关系到工业化的方方面面 。朴正熙政府合并了当时三个主要的电力公司 。旨在加大其运营效率 。产生规模效应 。为扩建全罗州化肥厂 。政府总共投入10亿韩元并引入外资2700万美元 。于1963年建成投入生产 。大大缓解了农业依靠进口化肥的历史 。此举对韩国的农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电力和化肥领域取得的成功对韩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激励了其他领域的竞相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韩国逐渐确立起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技术 。扶植优势产业 。鼓励和支持出口;选择优势起点 。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 。用低工资政策保证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适时进行结构转换 。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 。再到知识技术密集型 。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除了这些陆续涌入韩国资本市场的外资之外 。韩国还获得了直接的外部援助:从1945年到1970年美国为将韩国打造成在亚洲遏制共产主义的桥头堡而为韩国提供了37.87亿美元的援助 。这超过了美国马歇尔计划对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援助;从1950年到1969年联合国也为韩国提供了总额为6.26亿美元的援助 。韩日建交后韩国利用日本资金建设了包括至今依然为韩国主要高速公路的京釜高速路、汉城地铁1号线、韩国知名钢铁企业——浦项制铁等工程 。
韩国是发达国家吗?

文章插图
1979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745美元 。这一数据是1965年的16.5倍 。是菲律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倍 。这一时期的韩国也出现了其他新兴经济体的通病——城乡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韩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村运动”:他们首先做的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而公路则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看来韩国人也知道“要想富 。先修路”的道理 。与此同时他们大力改善农民的住房和医疗条件、孩子的教育条件 。培养高产农作物 。鼓励农民开创副业并提供贷款和技术上的支持——这一时期韩国政府成立了各种农协组织专门为农民提供贷款和技术扶持 。同时加强了对农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人群的关注 。在这一过程中韩国政府特别重视农村地区教育的改善——组织自愿者深入农村进行扫盲运动 。到1862年底约六十三万文盲学会了文字的读、写 。在“新村运动”的初始阶段韩国政府曾向全国所有3.3万个行政里(相当于我国的行政村)和居民区无偿提供水泥 。用以修房、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随后韩国政府又筛选出1.6万个村庄作为“新村运动”样板 。带动全国农民主动创造新家园 。1971--1975年间韩国农村共新架设了65000多座桥梁 。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1971年韩国的250多万农户中约有80%住在茅草屋里 。但到1977年全国所有农民都住进了换成瓦片或铁片房顶的房屋;1978年韩国已实现为全国98%的农户通电的目标 。到90年代初已实现全国电气化的目标;80年代韩国农民已基本用上自来水;由于新的高产水稻品种的推广 。使1970--1977年水稻的每公顷单产从3.5吨增加到4.9吨 。在新村运动的过程中农民的收入和基层农协组织的发展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到80年代韩国政府已基本从新村运动中逐渐退出 。取而代之的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主导 。
韩国是发达国家吗?

文章插图
当韩国国内的经济改革正有条不絮进行之际国际局势也为韩国的发展提供了良机:由于朴正熙政府派军队参与了越南战争 。为此美国人给予韩国士兵的津贴费用足足有9个亿 。提供给韩国的经济援助更是高达10个亿的天文数字 。韩国军工业也获得了大笔的军事订单 。这些资金的流入刺激了韩国的经济发展 。同时也催生了韩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即大量进口廉价的工业原料 。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工业成品 。赚取巨额利润 。在越战结束后韩国依然坚持出口战略 。只是把出口产品的军用性质转变为军、民两用性质 。这为韩国赚取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除了越战之外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也成为韩国崛起的历史契机——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工业国都在石油危机的打击下出现了经济衰退的现象 。然而韩国却实现了逆势崛起:1973年韩国国民总产值逆势增长了13.2% 。1974年正是石油危机中各国经济衰退最严重的一年——这一年日本的GDP增长率为-2%、美国为-0.6%、英国为-1.8%、法国为3%、韩国是7.1% 。1975年韩国再次保持了全球第一的GDP增长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