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传位给弟弟后,他的子孙后裔受到宋朝的优待了吗?


宋太祖后裔在北宋的待遇差别很大 。混的好的高居郡王之位 。而且还是世袭郡王(宋朝世袭的爵位很少 。大多数爵位都只是不世袭的终身爵) 。并不比太宗后裔混的差 。

赵匡胤传位给弟弟后,他的子孙后裔受到宋朝的优待了吗?

文章插图
宋太祖赵匡胤有四子 。长子赵德秀 。次子赵德昭 。三子赵德林 。四子赵德芳 。其中赵德秀和赵德林早亡 。无后 。活到成年的只有老二赵德昭和老四赵德芳 。
赵匡胤死后 。皇位没传给德昭、德芳 。而是出人意料地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
至于原因 。有两种说法 。民间怀疑是赵光义杀了赵匡胤 。而官方史书则是说杜太后鉴于后周世宗因传位于幼儿而失国的教训 。死前与赵匡胤立下“金匮之盟” 。让他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 。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发展赵宋江山 。
不管什么原因吧 。总之就是赵匡胤创立的大宋政权传到了赵光义的手上 。
赵光义继位后 。如杜太后之愿 。为巩固赵宋政权作出了努力 。并且 。他也封了德昭、德芳兄弟为王 。但是他对大哥的后裔总是不放心 。对德昭、德芳兄弟一直很警惕 。变着法的迫害两兄弟 。
首先受迫害的是燕王赵德昭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赵德昭以检校大尉之职随叔叔赵光义出征幽州 。由于太宗的失策 。宋军被辽军打的惨败 。军心动摇 。某一天德晚上 。军中忽然谣言四起 。谣传太宗皇帝失踪了 。于是有人就谋立德昭为帝 。而此事也传到了赵光义的耳中 。
事后 。太宗对德昭恨之入骨 。当德昭替幽州之战的有功将士向太宗行赏时 。结果身为亲叔叔的赵光义居然冷冷的说:“等你做了皇帝时由你自己行赏也不迟 。”
赵匡胤传位给弟弟后,他的子孙后裔受到宋朝的优待了吗?

文章插图
赵光义听说侄子自杀后 。非常惊悔 。赶紧跑去抱着赵德昭的尸体 。大哭着说:“痴儿何必这样呢?” 。
然而 。哭归哭 。懊恼归懊恼 。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 。赵光义还要继续对侄子下手 。德昭被逼死后 。下一个该死的就是赵德芳 。
公元981年 。即赵德昭自杀两年后 。赵德芳突然病逝 。时年23岁 。
赵光义听说后 。也就伤心不已 。他除了亲临德芳的灵堂哭祭 。还下旨停止朝会五天 。追赠赵德芳为中书令、追封为亲王 。(之前只是郡王)
关于赵德芳之死 。民间也普遍怀疑是赵光义下的黑手 。不过从宋代至今的各种史料 。包括各种正史、文人笔记、以及野史、小说当中 。均无“赵德芳是被宋太宗所害”的记载 。
赵匡胤传位给弟弟后,他的子孙后裔受到宋朝的优待了吗?

文章插图
赵德昭生有五子 。赵德芳共有三子 。在北宋一朝 。兄弟二人的后代一直都以皇族宗室的身份存在 。比如靖康之变时 。协助宋高宗赵构在江南复国的延康殿学士 。镇江知府赵子崧就是赵德昭的五世孙 。
还比如安定郡王一脉 。在北宋就是唯二能世袭的爵位(还有一个是濮王) 。宋神宗曾经就下过旨 。宗室子孙必须有一人袭封安定郡王 。且必须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 。世世代代不能断绝 。所以在北宋一朝 。太祖的后裔封王的人并不在少数 。靖康之变时 。当时的安定郡王叫赵令畤 。他也是扶持赵构在江南复国的重要支持者 。
赵子崧、赵令畤这些人能当上那么大级别的干部 。这就说明北宋一朝没拿他们这些太祖后裔当外人 。
不过 。有混的好的 。肯定就有混的差的 。比如宋孝宗的父亲 。那就混的真不怎么样 。
宋孝宗的爷爷叫赵令譮 。获封庆国公 。待遇还算可以 。可是孝宗生父赵子偁却啥都不是 。仅仅只是一个八品县丞 。后来还是因为孝宗被立为太子 。他才获封秀安郡王 。
赵匡胤传位给弟弟后,他的子孙后裔受到宋朝的优待了吗?

文章插图
宋孝宗登基后 。太祖一脉的后裔才算是真正翻身了 。由此 。宋朝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北宋除了赵匡胤以外 。其余皇帝都是出自宋太宗一脉;南宋除了赵构以外 。其余皇帝都是出自宋太祖一脉 。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赵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 。赵德芳的嫡系子孙 。
赵匡胤传位给弟弟后,他的子孙后裔受到宋朝的优待了吗?

文章插图
总的来说 。太祖赵匡胤的后裔在北宋的待遇还算可以 。除了不能掌握实权 。皇族宗室成员该有的名利 。太祖后裔都能获得 。(恰恰就是因为没有实权 。所以靖康之变时 。太祖后裔大部分都逃过了一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