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宋词“绿肥红瘦”?


宋词中的“绿肥红瘦”指的是春末夏初的时候 。也就是暮春时节 。这个时节正是绿叶茂盛 。而花朵开始消瘦的季节 。代表着春天归去和夏日降临 。“绿肥红瘦”这个词语 。出现在宋词中的频度较高 。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最为知名 。其中“绿”指的是绿叶 。而“红”指的是花朵 。这是一种诗词中常用的借代修辞手法 。另外“肥”与“瘦”还有通感、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内 。
李清照在词中这样写道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其中“绿肥红瘦”一语 。是全词的精华所在 。历来为世人称道 。“绿”代替叶 。“红”代替花 。是色彩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更加茂盛 。绿意盎然 。“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雨打而凋谢变少 。是状态对比 。这四个字搭配组合之后 。显得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从而让读者联想到“红瘦”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 。而“绿肥”正是指绿叶繁茂的夏日即将来临 。令人赞叹 。
【如何理解宋词“绿肥红瘦”?】“绿肥红瘦”一语 。还频出现在其它宋词之中 。均表相同意境 。如宋赵长卿在其《鹧鸪天》一词中有“绿肥红瘦春归去 。恨逼愁侵酒怎宽” 。宋魏了翁在其《水龙吟》一词中有“记曾犯雪 。重来已是 。绿肥红瘦” 。宋赵善括在其《满江红》一词中有“谁忍见、绿肥红瘦 。鲜欢多感” 。宋黄机在其《谒金门》一词中有“风雨後 。枝上绿肥红瘦” 。
另外 。宋人吴礼之在其《桃源忆故人》一词中有“柳外斜风细雨 。红瘦绿肥春暮 。肠断桃源路” 。将“绿肥红瘦”一词颠倒用之 。亦不失其本意 。答主十分喜爱宋词 。曾填过《渔家傲》一词 。其中用到了“红瘦绿肥”一语 。原词如下:
渔家傲·春暮
已是东风吹落絮 。檐头昨夜潇潇雨 。
红瘦绿肥知几许 。回首处 。
林深忽送流莺语 。
我欲往寻疑旧路 。徘徊烟里天将暮 。
但觉年华流水去 。无从诉 。
如何留得青春住 。

如何理解宋词“绿肥红瘦”?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如何理解宋词“绿肥红瘦”?

文章插图
大家好 。我是喜爱李清照词的济南人襟亚 。我来回答一下我对于“绿肥红瘦”的理解 。
首先“绿肥红瘦”是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绿”代指绿色的叶子 。“红”代指红色的花 。
“借代”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它不直接说出要说的对象 。而是借用跟这个对象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它 。比如 。以部分带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等 。
“绿”是叶子的色彩特征;“红”是花的普遍意义上的色彩特征 。这个属于“以特征代本体”的范畴 。
虽然作者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 。但是读者并不难理解到它的实际意义 。很容易就能理解到这是说的“红花”和“绿叶” 。
其次 。“绿肥红瘦”属于并列短语构词方式 。它们前后没有主次之分 。
风雨之后 。叶子更加茂盛了 。花更加稀少了 。“绿肥红瘦”真实的描写了雨疏风骤之后的场景 。
最后 。“绿肥红瘦”在颜色和概况上正好形成对立统一的局面 。
“红”对“绿”;“肥”对“瘦” 。“绿肥红瘦”相反相成 。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欣赏体验 。色彩浓艳 。形象逼真 。画面感是清新而又明朗 。
明代翟佑在《香台集》中评价“应是绿肥红瘦”这一句 。说它“语甚新” 。
如何理解宋词“绿肥红瘦”?

文章插图
解释了“绿肥红瘦” 。我们再来看看李清照的这整首的《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这首《如梦令》 。是女词人在闺中生活里所抒发的惜春之情 。在情感上和我们所熟悉的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和韩偓的“昨夜三更雨 。今朝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 。侧卧卷帘看”两诗是很相似的 。它表现的是女词人李清照对于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关怀 。
整首词 。寥寥数语 。流露了女词人惜春而不伤春的情愫;而如“绿肥红瘦”这样精炼的语言 。传神而充满创造力;韵律上抑扬优美 。传情而动听 。“绿肥红瘦”蕴积了词人对于“好花不常在”的惋惜之情 。表现了她内心的纯净和情趣的高雅 。从以上种种来看 。这首《如梦令》都不失为易安小令中的佳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