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是谁的外孙 羊祜是谁( 四 )


羊祜这种讲求信义、以诚相待的做法,让吴国边境上的老百姓心服口服,到后来他们不再直呼其名了,而是尊称羊祜为“羊公” 。
陆抗对羊祜这些收买人心的手段,看在眼里,却束手无策,他只好告诫将士们说:“现在羊祜以德感人,我们要是继续采用暴力进攻,会显得很理亏,士兵们也不会听令的,大家只求保住边界算了 。”
陆抗和羊祜的个人往来也频繁了起来,如果陆抗得到了好酒,总是要给羊祜送过去一些,羊祜会直接打开来喝,并不防备对方可能毒害自己 。还有一次陆抗生病了,羊祜送来自己亲手配制的汤药,属下都劝陆抗不要喝,怕其中有诈 。陆抗反过来问道:“羊祜会是那种下毒药的人吗?”说完一口气服下了药,结果安然无恙 。
就这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双方多是在打心理战,吴国与晋国在荆州边境维持着一种奇特的和平状态 。羊祜和陆抗,一个是晋国重臣,一个是吴国名将,虽然各为其主,但是惺惺相惜,是对手,也是知己,他们的君子之交被传为了佳话 。
05 肱骨名臣泰始十年(274年),吴国最后的“守护神”陆抗因病去世,这让羊祜感伤了好一阵子,不过他也知道,灭吴的条件和时机终于成熟了 。
咸宁二年(276年),羊祜被封为征南大将军,他借机献上《请伐吴疏》,希望能立刻对吴国发起进攻 。司马炎阅后内心有些激动,但是当时朝中意见不一,以贾充为首的保守派觉得,应该首先平定西北地区的鲜卑,不应该两线作战 。恰逢晋军在秦、凉屡吃了一些败仗,司马炎更加摇摆不定了 。
当时满朝文武,只有尚书令杜预、中书令张华等少数几个人支持,《请伐吴疏》因此被搁置 。一年以后,羊祜又献上《再请伐吴疏》,结果继续碰壁,羊祜十分沮丧,仰天长叹道:“天下不如意事常八九,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灭吴机会,太可惜了,子孙后代是会谴责我们的!”
这一拖就到了咸宁四年(278年),羊祜身染重病,直接提要求返回了洛阳 。没过多久,姐姐羊徽瑜去世了,羊祜悲痛交加,病情进一步恶化 。他请求入朝见司马炎,司马炎特意下诏说:“乘辇车上殿,就不必跪拜了!”
【羊祜是谁的外孙 羊祜是谁】羊祜见到司马炎以后,再次建议他伐吴,羊祜分析当下形势说:“吴国暴君孙皓已经失去人心,此时行动可以不战而胜,如果错失良机,吴人再立一个贤明君主出来,就糟糕了!”这次上表终于打动了司马炎,司马炎派张华到羊祜家里商议具体事宜,还希望羊祜能在军中协调指挥 。
羊祜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他自知时日无多,不敢担当此任,于是主动请辞,推举了杜预接替自己的职务 。同年十一月,壮志未酬的羊祜就病逝了,享年五十八岁 。

羊祜是谁的外孙 羊祜是谁

文章插图
噩耗传来,朝野哀恸,荆襄各地更是一片哭声 。市场上的人们停止了买卖,聚在一起悲伤祭奠 。连吴国的守边将士也泣不成声,朝着晋国方向哀悼 。朝廷追赠羊祜为侍中、太傅,时值寒冬,司马炎亲着丧服,扶棺痛哭,泪水都流到胡须上结成了冰 。
羊祜生前喜欢游览襄阳的岘山,常常寄情山水,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在山上建庙立碑 。每当人们在碑前缅怀羊祜时,总禁不住流下眼泪,后来这块碑被称为了“堕泪碑” 。唐代诗人孟浩然还写下《与诸子登岘山》赞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
咸宁五年(279年),在杜预、王濬等人的力促之下,司马炎终于决定出兵伐吴了 。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按照羊祜遗留下来的战略部署,二十余万晋军兵分六路,水陆并进,大举进攻,迫使吴主孙皓投降,吴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