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数字化后,万一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交易翻脸不承认了怎么办?


您的担心有点多余了 。
央行数字货币(DCEP)开始内测
4月14日晚间有一条消息值得注意 。网传DCEP开始在农业银行内测 。首批的试验地区为苏州、成都、深圳和雄安 。而且只针对白名单用户注册使用 。据相关媒体报道 。此次DCEP试点由央行牵头 。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参与 。另外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参与网络维护方面 。
我们知道 。之前我国的移动支付技术就在全球领先 。因而在此基础上 。我国央行数字很可能领先他国大规模使用 。数字货币时代即将到来 。

货币数字化后,万一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交易翻脸不承认了怎么办?

文章插图
(图:从曝光的内测版本来看 。主要功能有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和碰一碰)
货币数字化后 。万一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交易翻脸不承认了怎么办?
提问者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
事实上 。央行数字货币和纸质货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区别只在于“载体”不一样而已 。比如说余额1000元的储蓄卡跟现金1000元哪个更值钱?显然是一样的!
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钞的“发行方式”这个本质是不变的 。都是基于国家信用 。基于国家背书 。唯一变的只是控制流通的系统而已 。而我们作为终端用户在使用上跟纸币是“等值”的 。不存在与纸质货币任何的差异 。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 。央行数字货币在使用时就相当于微信和支付宝支付 。
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央行数字货币采用了区块链的相关技术 。这个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显示每笔交易记录 。所以即使国际贸易往来也会有交易记录存在 。怎么会不认账呢?
货币数字化后,万一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交易翻脸不承认了怎么办?

文章插图
结语
所以您明白一点就行了:DCEP和纸质货币的本质都是国家信用背书 。区别仅仅在于控制流通的系统不一样 。在国际货币交易中有两国的信用做背书就足够了 。哪个国家都不会冒着丧失国家信用的风险去赖掉一笔账 。
评论点赞 。腰缠万贯;关注老刘 。越来越牛 。
其他观点:
很多人理解的货币数字化就是没有纸币了 。纸币换成数字来使用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货币 。就好比现在的比特币一样 。是区块链中的一个应用场景而已 。
如果你有一点了解比特币的知识 。就知道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货币因为是区块链运用的一个场景 。那么他必须具备分布式对等结构 。去中心化 。数据公开透明 。数据不可篡改 。并具备价值转移的功能等特性 。不具备这些特性 。也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数字化 。我相信中国政府和央行发了这么长的时间去研究数字货币 。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取消纸币 。如果单纯的取消纸币 。那应该是很简单的事 。包括现在的支付宝 。微信几乎都能承担这个功能 。如果研究出来一个与之类同的 。无非是国家掌控的支付工具 。那也没有必要发这么长的时间 。发这么多的人力和物力去研究了 。因为这种支付的技术和运用都已经很成熟了 。随时都可以展开 。货币数字化本身就没有国家和国家之分了 。好比现在的比特币一样 。难道有中国的比特币和美国的比特币吗?首先大家的货币总量会在目前的情况下计算出一个基础的数据 。这样就建立了一个货币的总数 。这个总数在以后是不能改变的 。然后适当的在区块达到共识情况下设立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具备经济激励作用的货币发行制度和货币分配制度 。让各个节点在付出劳动的同时 。能够获得一定的资金奖励 。一旦数字货币的链条形成以后 。因为有去中心化的概念 。不存在有国家发行货币来增加货币数量这回事了 。货币区块链本身就在互相信任协商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区域链接 。一旦建成在这个区域内纸币也就消失了 。以后的货币总量也是不可以篡改了 。以后大家只认数字转移了 。不知道还有纸币这回事了 。
真正的数字化货币形成以后 。因为没有了纸货币的交换 。交换的是数字 。如果想推倒重来 。那是一个天大的事 。又要把数字换算成各自的货币 。互相不认 。重新造币 。无论从技术面来看 。还是从货币信任度来说 。应该是不可能实现的事了 。目前看来真正理解货币数字化的人真的很少 。
其他观点: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和纸币是同等性质的 。都是有国家信用背书的法币 。目前的国际货币市场还是相对稳定的 。
【货币数字化后,万一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交易翻脸不承认了怎么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