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阅读《骆驼祥子》的最深感受?


二十年代末期 。北平 。战乱 。压迫 。金钱 。人力车夫 。这所有的词融合在一起就是两个字——祥子 。《骆驼祥子》这本书在学生时代读了两遍 。感受颇深 。祥子的悲剧 。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的 。老舍真实地 。没有一点扭曲 。没有修饰地塑造了一个人力车夫的形象 。将当时中国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者的种种剥削及压迫完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主人公祥子在黑暗社会的欺压下 。从充满希望走向堕落 。一个曾经勤劳坚忍 。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落为了社会的一粒渺小的尘埃 。这不就是可悲的人生吗?也许这就是现实 。残酷 。黑暗 。无可奈何 。

说说你阅读《骆驼祥子》的最深感受?

文章插图
【说说你阅读《骆驼祥子》的最深感受?】在阅读《骆驼祥子》的时候 。老舍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 。有着独特的真实性 。而笔者又现在北京 。当联想到仅仅不到百年前 。就在脚下这片土地上 。发生过这样 。可悲 。可哀 。可笑的事情的时候 。笔者心中是苍凉的 。是震撼的 。毕竟 。在这片国际化的大都市 。谁人能想到仅仅几十年前 。那拉洋车的车夫 。曾有过怎样的故事?祥子扎起的裤腰带 。祥子的婚姻 。祥子的大洋和洋车 。并不是个体的故事 。这大概就是老舍的魅力 。老舍先生 。他总能够通过一个大时代的中的小人物的经历去给我们展现一个时代 。用我们最能接受 。最容易感知的方式为我们展现那个时代的一切可悲可笑 。老舍是伟大的 。也许他的伟大正如此 。《骆驼祥子》之所以如此流传 。是因为祥子的一切喜怒哀乐 。都是让我们有共鸣的 。透过老舍幽默 。而具有烟火气的文字 。我们感知的到他的心跳 。他的脉搏 。读这本书 。对我来说 。读到最后 。更多的是去感受祥子的一切 。去感知祥子背后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寻找属于那个时代最独特的东西 。这才是这本书最后留给我的 。最难忘的地方 。
其他观点:
《骆驼祥子》:用沉沦拥抱那丑陋世道的祥子
写骆驼祥子的那年 。是1936年 。老舍先生37岁 。国家内忧外患 。在看骆驼祥子之前 。已经看过四世同堂 。一直想写读书笔记 。总也没敢下笔 。
特别喜欢的是:老舍先生下笔的那份老道 。这份老道 。源自于对生活本身深入骨髓的认知 。一种隐藏于文字当中的深刻的幽默 。幽默背后的欲哭无泪的悲苦 。
看骆驼祥子 。有好几处看完都深觉悲凉 。突然觉得 。四世同堂里看见的那种老道 。在骆驼祥子里已然清晰可见了 。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 。春夏秋冬 。一草一木 。都是有生命的 。春并不一定是繁荣 。因为人们不能只靠春光生存 。大自然的春光 。更多时候是为了衬托人世间的萧条与无望 。
我想 。到了老舍的那种境界 。写景 。写物 。都已然不是为了炫技 。不是为了辞藻的华美 。不是为了语言的修饰 。而是一种自然的感叹 。一种人与世界万物的关联 。是自然的心语 。
如果不考虑那个年代战争的背景 。我想 。在任何一个时代 。任何一个社会 。都会有像祥子那样的人 。几度怀揣理想 。几度幻灭 。个体的命运 。在一张看不见的手 。和数不清的人的影响下 。变得风雨飘零 。不堪一击 。最后面目全非 。
祥子曾经是一个多么正派上进的人 。尽管他是一个乱世中靠租车卖苦力的车夫 。但是他有理想 。他省吃俭用 。为的是自己买一辆车 。以期能独立自由地走向自己的生活 。
他做人有原则 。有骨气 。有最朴素本真的善良 。他会为一个饿晕的老车夫一下买十个包子 。只因为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将来老去的那份悲悯之心 。他第二次攒的钱 。被跟踪曹先生侦探抢走 。他依然还想着答应曹先生的承诺要去给他的家人报信 。而并没有想着去索要赔偿 。或者说拿走曹先生的家当来抵偿 。
祥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永远想做一个品格磊落的人 。做一个信守承诺 。顶天立地的人 。他希望自己的理想实现的时候 。不带着任何污点 。不带着对任何人的亏欠 。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
怀揣着买车理想的祥子 。曾经是多么朝气蓬勃的 。连拉车跑起来的姿势也是年轻的 。他不顾一切 。不参与任何车夫的休闲 。赌博 。喝茶聊天 。穿新衣装车夫贵族 。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拉车生意 。他的一切物质需求都让位于攒钱买车的强烈愿望 。他和车夫群体隔离了 。因为他在用汗水和时间浇筑理想的花朵 。
这样勤奋努力的人 。本该得到命运的眷顾 。走上自己想走的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