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风俗有哪些?中元节的风俗有哪些?

中元节风俗有哪些?1、祭祖扫墓 。中元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缅怀先人的日子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人们都会到祖坟上祭拜,这一天也是人们最忙碌的时候,因此也被称为“鬼节”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饭菜,摆上香烛,焚烧纸钱,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2、踏青游玩 。
中元节
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在佛教中,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会” 。中元节这一天,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祭拜自己的祖先 。
民俗专家认为,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每个人都有父母,基于这种思想和对先人的感情和责任使然,中元节势必也会不断得到延续和传承 。



节 名:中元节
别 称:鬼节、七月半、盂兰盆节
时 间:农历七月十五
2018年8月25日
节日起源:祭祀
节日意义:敬祖
节日习俗: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中元节传说

中元节风俗有哪些?中元节的风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传说一
传说,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 。
等到七月的最後一天,关鬼门重开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
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
传说二
还有另外一种流传比较广的说法
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的生活 。
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 。
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 。
传说三
中元节原本是道教节日 。
传说,道教有个名叫陈子祷的人,他与龙王的女儿结婚后,分别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和“水官”三个孩子 。
这“三官”主管人间的“赐福”、“赦罪”、“解厄”等三大任务 。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节”,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 。
这一天,“地官”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
所以,民间在“中元节”这天,其进行的所有祭祀活动,目的就是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希望“地官”赦罪他们的所有罪行 。
传说四
另一说是由古代“郊社”演变而来 。
农民在夏收之后,趁农闲举行祭田、祭祖仪式,酬谢管理土地的神灵和开辟田园的祖先,也含有庆祝丰收的意义 。
古时中元节只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是用素筵祭祀,并规定不能在别人家中过夜 。
后来从素食发展为荤食,从祭田、祭祖发展到超渡“无主孤鬼” 。
大概是古代七月多疫病,死人多,因而有的地方也把七月称为“鬼月”,需要祭奠,“七月半”也就演变成“送鬼节” 。
中元节传统民俗
中元节风俗有哪些?中元节的风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