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偏好”嗜酒肉者

在沪召开的“中国第一届饮酒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上 , 上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惊人10年间 , 我国的酒依赖患病率竟上升了3.7倍 。医学临床证实 , 酗酒直接的后果就是疾病增加 。40岁左右应酬多的中年男性成痛风高发人群就是例证 。据统计 , 痛风病近年在本市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 尤其在节日前后、饮酒多的人群中高发 。因为痛风特别喜好贪酒者、爱吃肉者以及肥胖的人 。所以 , 专家称痛风也是一种现代文明病 。
贪杯导致半夜病发
前昨两晚 , 本市某医院急诊接连治疗多起因贪杯而引发痛风的病人 。患者李先生当晚酒宴后 , 半夜睡眠中因左脚疼痛而惊醒 , 发现左侧拇趾关节处疼痛难忍 , 送医院急诊发现左侧拇趾处红、肿、热、痛 , 不能活动 , 化验血尿酸高达580um o。医生诊断为痛风 。
据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吴松华教授介绍 , 痛风因大量饮酒、食物过敏或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等诱发 。患者常在午夜突然发病 , 最初发作时大多侵犯单一关节 , 拇趾或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 , 初次发作1至2天能自行好转 。患者还可出现高热、头痛、心悸、疲乏、厌食等症状 。开始时每隔几个月或1―2年发作一次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每年发作几次 。在痛风反复发作后 , 关节可变形而难以活动 。约有半数病人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坚硬如石的结节 , 称之为痛风石 , 实际上是尿酸盐结晶物 。痛风病人可因多种因素导致肾脏损害 , 严重者甚至出现尿毒症而死亡 。
发病同饮食有关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秀珍教授认为 , 虽然痛风的发病与个体差异有关 , 但饮食习惯对发病有着重要作用 。所以需控制饮食 , 防止肥胖 , 减少蛋白质摄入 , 减少果糖的摄取 , 以减少腺嘌岭核苷酸的分解 , 减少尿酸的合成 。
张秀珍教授强调 , 预防痛风要少饮酒 。医学临床证实 , 酒精对脑组织的损害非常严重 , 甚至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 。一次大量饮酒 , 甚至会出现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 。常年过量饮酒 , 损伤肝、胆、肾等器官 , 也可诱发痛风发作 。近年酗酒者有低龄化倾向 , 低龄痛风患者也增多 。
因此切忌饮酒过量
预防要注意忌口
【痛风“偏好”嗜酒肉者】专家提醒 , 对于中老年人、脑力劳动者、贪酒嗜肉的肥胖者 , 尤其是有痛风家族史的人 , 都应警惕发生痛风的可能性 , 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血清尿酸 。男性每100毫升血中尿酸不应超过6毫克 , 女性绝经前不应超过5毫克 。
此外 , 不要多进食含嘌呤高的食物 , 如猪、牛、羊肉、火腿、香肠、鸡、鸭、鹅、兔以及各种动物内脏(肝、肾、心、脑)、骨髓等 。鱼虾类、菠菜、豆类、蘑菇、花生等也有一定量的嘌呤 , 要少吃 。
为了防止肾脏中积存尿酸、应大量喝水 , 使尿量每天保持在两公升以上 。
还应戒烟戒酒 , 并避免应用促进尿酸增高的药物 , 如双氢克尿塞、速尿等 。
肥胖者要增加活动 , 控制饮食 , 尽可能使体重减轻 , 这样就能防止痛风的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