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为什么具备这么大的感染力?( 三 )


诚然 。这句话看似很平常 。看似一句平淡无奇的陈述句 。
但如果你对许多喜欢读书、对文字特别敏感的人提及这句话 。他马上就要呆立半天 。摇头 。叹息 。甚至掉泪 。
确实 。“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感人!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为明朝散文中的精品 。之所以成为精品 。在于行文朴素 。却感情深厚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房 。从小在此读书 。立志出人头地 。
归有光是一个执着的人 。长年浸泡在书里 。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吃苦的精神 。但天公常年不作美 。他38岁才中举人 。后参加会试 。8次落榜 。但他仍然埋头苦读 。后来终于在60岁的时候考上了进士 。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为什么具备这么大的感染力?

文章插图
这样一个大器晚成的读书人 。最懂得不被人赏识的苦楚 。最懂得人世的艰辛 。尤其是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予过无私奉献的家人 。更是牵肠挂肚 。记忆深刻 。他一直记得视线对他的期望 。无论多少次失败 。多少次在科举的道路上铩羽而归 。祖母依然认为他必成大器 。坚信“儿之成 。则可待乎!”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 。人最不得志的时候 。最怕的一句话就是:“读 。读 。老是关着门读 。读什么 。读了也是白读 。还不如出去做事赚钱 。养家 。没出息的家伙!”
但如果有人在你最不如意的时候 。一直用亲切的话鼓励你 。你会记得一辈子 。而且 。你成功之后 。经常在耳边回响起的 。就是这样的话最多 。
这种人 。妻子尤其重要 。如果你在努力 。妻子又因为家里屋漏、锅里没米唠叨你 。数落你 。你会作何感想?但如果妻子在你最失落的时候 。一边勤劳给你做饭 。洗衣浆汤 。端茶送水 。而且“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书” 。你将来的回忆一定是“红袖添香好读书” 。你的回忆一定是甜蜜而温馨 。还有很多感动的 。
然而 。这样好的妻子天不假年 。去世过早 。写这篇《项脊轩志》时 。归有光还没中举 。更没金榜题名 。在茫然之中 。盼望的是温馨的希望 。回忆的是支撑内心的点点滴滴 。在沿着希望却又希望渺茫的时刻 。有什么比妻子的爱抚更适合鼓励自己的精神力量呢?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为什么具备这么大的感染力?

文章插图
然而 。这么好的妻子 。嫁过来才短短六年就匆匆去世了 。让人多么伤心啊!但这种伤心不能直露 。直接表达就没味了 。一句“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比直接写思念和伤痛 。感人百倍 。睹物思人 。何其痛也!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为什么具备这么大的感染力?】这虽是一篇散文 。却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何其相似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