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友情与深情深厚的诗句与诗歌有哪些?


谢谢您邀请我回答问题!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表现深厚友情的作品浩如烟海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三首赠别绝句 。诗中所表达的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感动了无数古今读者 。下面我就赏析这三首传诵千古的佳作 。希望您也能喜欢 。
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 。李白和王昌龄 。是两位同时齐名的七言绝句大师 。他曾以七绝组诗抒写重大的政治感情 。如《上皇西巡南京歌》等 。在这些诗中 。他用写古诗的手段来写小诗 。形成一种特殊的风貌 。但是 。总观其七绝诗 。成就最高的却是一些赠别、怀古、游览之作 。尤其是赠别绝句 。更以其深挚强烈的感情和清新流利的风格为千古读者所赞赏 。
(一)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诗是开元十六年(728年)诗人漫游到武昌时 。于黄鹤楼上送友人孟浩然去扬州(广陵 。今江苏省扬州市)时所作 。
孟浩然(698——740年) 。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他终身不仕 。但在诗坛享有盛名 。因此李白对他非常敬仰 。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所以诗一开篇 。即以“故人”相称 。以示友情不同一般 。“西辞黄鹤楼” 。即辞别扬州之西的武昌城 。自长江顺流东下 。这一句交代了送别对象 。送别地点 。送别方向 。表面只作叙述 。其实包含了友人欲行未行 。诗人与之依依揖别的动人情景 。在这里 。诗人只作简要交代 。不展开细致的描写 。乃是为下文的诗情迸发做了第一笔铺垫 。
“烟花三月”四字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 。又极概括地描画出季节的本质特征 。想象一下 。阳春三月 。垂柳如烟 。繁花似锦 。万物生机勃勃 。那浓丽的景色何等迷人!然而 。就在这美丽的春天 。老朋友却要顺流东下 。泛舟扬州 。当此阳春烟景 。出游繁华的扬州 。固然可喜可羡 。但对诗人来说 。则留恋仍所不舍 。这一句 。诗人仍只作一般叙述 。并不过多渲染;对别情仍无一字涉及 。含而不露 。这就为末两句生动描绘作了第二笔铺垫 。
有了上两句的叙述、铺垫 。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郁勃的感情 。而任其象清泉一样迸射出来 。恣意漫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描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而诗人自己又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一叶孤舟鼓帆向东漂去 。渐行渐远 。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下 。天地间 。仿佛只留下诗人孑然而立 。望着万古不歇的长江在天边滚滚而流 。诗中表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惜别和孤寂之感啊!这里 。诗人完全摆脱了一般的写情方法 。而将深挚的情思溶注进生动的面面中 。使诗情画意达到了最完美的统一 。
(二)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闭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王昌龄也是李白的好友 。天宝八年(749年) 。因“不护细行”(《新唐书?王昌龄传》) 。有碍封建礼法 。触怒了朝廷 。被贬到荒僻的龙标去做县尉 。当时 。李白已被从朝廷中排挤出来 。心情苦闷忧愤 。当王昌龄被贬龙标的消息传来 。他深感同情与不平 。于是写下了此诗 。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 。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杜鹃鸟) 。即含有飘零之感 。离别之恨在内 。切合当时情事 。也就融情入景 。渲染出当时的哀愁气氛 。既然首句已于景中见情 。所以次句使直叙其事 。“闻道”语含惊惜 。表现出诗人得到消息时的不平心情 。“龙标” 。地名 。在今湖南黔阳县 。这里借指贬为龙标尉的王昌龄 。“过五溪” 。见迁谪之荒远 。道路之艰难 。(五溪:辰溪 。酉溪 。巫溪 。武溪 。沅溪之总称 。均在湖南省) 。这样 。在动人愁情的暮春景色烘托下 。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同情、担心而产生的愁情就显得更深更浓了 。
后两句抒情 。友人贬往龙标 。愈走愈远 。相隔千山万水 。而明月高照 。千里可共 。所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 。把明月当作可以寄托愁情、传书送信的使者 。让她带着自己的深情厚谊 。追随着诗人的足迹 。直到那荒远的贬所 。这两句诗所展示的意境 。在李白以前一些诗人的名作中已有表现 。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 。随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歌 。川路长兮不可越 。”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 。驰光见我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都与之相近 。通过诗人的想象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 。富于同情的知心人 。但越是这样想象 。越表现了诗人的愁情无法排遣 。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无处寄托 。这样 。悠扬跌宕 。一唱三叹 。“遥有此寄”的主题 。至此抒发得饱满酣畅 。“将心寄明月 。流影入君怀”之意 。出以摇曳之笔 。语意一新 。结尾甚妙 。可谓“所思深矣” 。

推荐阅读